第(2/3)页 但是对方规格外的性能和技术让这个战术成了泡影。 那架机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MDS这种装备,归根结底是为了在干扰粒子密布的战场上承担起侦察、近距离火力支援、据点压制等任务的低成本外骨骼机动兵器。在军队规模注定要低于其他国家的亚尔夫海姆,能最大限度降低后勤负担,且性能、生产装备数量、稳定性远高于魔法师和飞兽的MDS正是为弥补军队规模而产生的武器。就本质而言,这依然是一种符合消耗战、总体战的武器。因此总体上MDS的研发方向都是“保有足够数量,性能够用就好”,威力过剩的特装机、试作机都是非常罕见的东西,而那架MDS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MDS“独角兽”——次世代MDS发展计划的技术验证机。根据总装备部的说法,现在的技术还不足以驾驭这匹烈马,勉强骑上去只会让翔士和机体一起完蛋。做完基础性能测试和参数收集工作后便封存入库。直到“由于保安部门的失误被敌军抢夺”,这架一度被忌讳为“魔兽”的机体才得以重见天日。 “既然知道是危险品,就好好用心保管,不然干脆拆了回炉也行。这么随随便便就被敌人抢夺,还利用起来反噬我们……保安部门到底在干什么?他们是贴心的供货商,专为圣诞节发愁该送孩子什么礼物的爸爸们准备玩具的吗?” 一口气朝“无能的安保部门”送去吐槽后,帕西法尔忧郁地注视着战场。 要打破现状不是没办法,只要继续增兵就够了。优势从来都是相对的,再先进的武器也有其极限,合理的战术配置下,性能落后的一方反杀优势装备对手的战例从来都不少。帕西法尔相信,如果再投入两个中队的兵力就能突破白色机体的处理上限,届时战况依旧会依循原先的轨道发展下去。 但他无法实现这一构想,因为那超出了他的权限。 如今纠缠着“独角兽”的,是第二巡洋分舰队全部可投入的舰载MDS,舰队自身的防空都已经顾不上了。要想调动投入更多的MDS,就只能向上级申请,请求炮台或第一巡洋分舰队进行增援。问题是这需要时间,而且上级未必同意。 本位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存在于任何组织内,以效率闻名于世的防卫军同样不能免俗。层层递进的命令传递系统、将领维护自身权威的需求、对战况的不同理解……形形色色的“摩擦力”相互作用下,很难指望眼睛里只有自己一亩三分地的长官们理解“白色机体很可能会成为扭转战局关键”这个事实。 “……英雄是存在的。” 几乎是下意识的,帕西法尔念叨出微妙的感悟。 人生志愿是薪水小偷,同时也是一名理性主义的职业军人。基于人生经验和对历史进程的认知,他对“英雄”之类的词汇抱有相当程度的反感。 特异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