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战江淮(1)-《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第(2/3)页

    国府从此将偏居大西南、大西北,失去八成以上的人口和经济中心,没有了庞大的兵源和资源供给地,华夏的抗战将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想要得到一发子弹的补给都难。”

    众人听完后脸色都变的异常难看,虽然知道这个结果是很难避免的,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副师长高军就忍不住站出来问道:

    “师座,鬼子能够集中在彭城地区的兵力最多也就是30万人,而我国府可以集中60万大军与其决战,逐鹿中原,难道真的没有机会打赢这场决战吗?”

    罗英想了一下后说道:

    “弟兄们,大战在即,我现在去说这个容易影响士气,但我又不得不说。

    华夏的抗战必然是持久战,一切的速胜论和失败论都是不符合当前国情的;

    大型会战可以打,也必须打,但主要目不是为了守住地,而是要在战役中最大限度的消耗鬼子的兵力、物力和财力。

    60万对30万,优势的确在我,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鬼子有飞机大炮,有充足的补给,又有津浦路、京杭大运河这两条南北大动脉便于其快速机动的调动、集结兵力。

    而彭城乃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一旦东、北、南外围防线丢失,彭城就会陷入三面包围中,如果还不主动撤兵的话,国府的几十万主力就有危险了;

    所以彭城会战只能通过外围战大量消耗鬼子有生力量,削弱其进攻能力,一旦外围阵地全部丢失,主力就应该果断放弃彭城,派有力一部断后,掩护几十万主力撤到大别山区和华中去,保存有生力量与敌再战于江城。

    这个断后的任务,到时候我88师可以争取一下,一切为了华夏!”

    罗英说了这么多,最后一句才是他的真实想法,与其打到后面以水代兵阻敌西进,还不如由88师担下这个事关百万民众生死的任务,这也是他坚持北上参加彭城会战的真实目的。

    彭城会战前面国府军打的挺不错的,有没有88师都不会崩,就是后半程,国府军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撤退就没人断后了,鬼子西进的兵力只有一个第十四师团,罗英正好想带88师会会他们。

    其他人虽然到现在还不知道罗英的真实实图,但通过罗英的话他们听明白了,彭城之战还是要消耗鬼子的有生力量;

    淮河防线是一条天然屏障,守住淮河防线至少鬼子无法做到南北夹击彭城,可以让彭城坚持的更久一些。

    高军心中的疑惑解掉后,脸上的神色变得平静,既然外围战非常重要,那他就带着264旅的弟兄在淮河一线大量消耗鬼子。

    罗英见其他人也没有了疑惑,战略思想上统一之后,接下来这是战役层面的兵力部署,重点是守淮河,作为以善守闻名的262旅当仁不让,旅长朱峰首先站出来请战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