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糜漢》


    第(1/3)页

    就在公安城中的信騎從公安城中狂奔而出時,在公安城外數十里外有一支數千人的漢軍正在急速行軍著。

    這支數千人的漢軍,乃是由輔漢將軍李嚴所帶領前來支援公安的援軍。

    在不久前,劉備已經率領著三萬大軍到達了江陵城中。

    在到達江陵城中后,劉備先勉勵了一番糜芳,而后便要立即提兵北上。

    但這時劉備的意圖卻被二位大臣所阻止,一位是隨軍出征的馬良。

    馬良字季常,荊州襄陽宜城人士,乃是馬謖胞兄。

    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而馬良是五人中最為出色的。

    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

    在荊州時常流傳著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贊譽。

    建安十四年時,劉備擔任荊州牧,征辟馬良為州從事。

    建安十六年時,劉備入蜀,留下馬良在荊州輔佐關羽。

    后來劉備平定益州后,征召入蜀中馬良為掾。

    馬良與諸葛亮關系極好,諸葛亮在劉備出征時,擔心劉備因心中焦急輕兵冒進。

    因此他便推薦馬良擔任漢中王司馬,跟隨劉備一起入荊支援關羽。

    而馬良在見三萬大軍日夜兼程之后,竟然還不得休息,他牢記著諸葛亮的囑托,直接對劉備勸諫道:

    “江陵距襄陽不過數日日程,若晝夜兼程,旦夕可至。”

    “然我軍今因連日趕路,困累交加。

    若不在江陵城中做修整,而立即提兵北上,那么士卒戰不能戰,守不能守,易為魏軍所趁。”

    在見馬良出言勸阻劉備后,黃權亦出來勸道,“今大王大軍已至江陵,曹賊定然已經知道大王到來的消息。”

    “之前張將軍率一萬大軍已抵至襄陽城下,黃將軍之先鋒也已經到達漢水之外,關將軍麾下兵力已有將近四萬之眾。”

    “四萬大軍,糧草充足,后路無危,以關將軍之韜略,守住襄陽已然無憂。”

    “大王若要轉守為攻,擊退魏軍,亦當修整大軍之后再北上。”

    再接連兩位重臣的勸阻之下,雖然劉備心中還是焦急非常,但他也漸漸有了遲疑之色。

    最后李嚴更是出班言道:“當今荊州局勢,非關將軍一處危急。”

    “曹操、孫權各起十萬大軍攻荊,其中曹操大軍為關將軍所阻,而子晟卻保守孤城,兵不滿萬駐守公安。”

    “若公安一破,荊南定失。”

    “荊南一失,荊北腹背皆露于敵軍兵鋒之下。”

    “屆時孫權親率大軍北上,與曹操南北夾擊我軍,我軍縱驍勇,亦恐不能敵。”

    “臣還請大王早日發兵救援公安。”

    在李嚴的提醒之下,劉備瞬間反應了過來,公安那處的情勢一樣很危急。

    正如李嚴所說,襄陽與公安只要有一處不保,那么不說荊州的得失,就說如今在荊州中的數萬漢軍,都有可能直接被曹操與孫權包了餃子。

    相反只要擊破了曹操與孫權任何一處大軍,另一處大軍都可能直接退去。

    所以劉備目前留在江陵居中協調全局,才是最正確的。

    而糜芳見終于有人想起了他的兒子之后,他立即哭拜在劉備身前。

    他一邊哭,一邊向劉備言及他兒子獨守孤城數月來的不容易。

    以往在糜旸擊破孫桓的戰報下,劉備及諸臣都有些遺忘了糜旸的年紀。

    如今經糜芳這么一番聲淚俱下的哭訴,眾人才盡皆反應過來,糜旸今年不過二十歲而已。

    這樣一個年輕人,內外斷絕,獨守孤城數月,內中的艱險不知道有多深。

    面對著糜芳的哭訴,情感豐富的劉備不禁從地上扶起糜芳對其泣聲言道:“子晟,孤之子侄,孤如何不心疼?”

    君臣對泣引得在場的大臣盡皆心酸。

    以往糜芳在大臣中的口碑并不好。

    但誰能想到,在荊州危難之際,是糜芳與糜旸父子挺身而出呢?

    相比于在面對危難時背主投敵的士仁,相比于在面對危難時見死不救的劉封孟達。

    糜芳父子在這場荊州之亂中的忠勇表現,令任何人心中都敬佩至極。

    可以說,現今荊州的局勢不至于糜爛,完全都是糜芳父子的功勞。

    其中糜旸更是居功至偉。

    若不是他的提醒,荊州可能早就被孫權奪去,而關羽更可能已經身首異處,哪能等到劉備援軍到來的今日呢?

    之前劉備只是因為擔心關羽,才對公安的糜旸有所忽略。

    如今他經過諸臣提醒,再加上關羽暫時無恙,所以他立刻作出了一個決斷。

    他打消了立即北上支援關羽的打算,他命大軍先在江陵城中休整。

    而后他問在場眾臣,誰愿意擔當先鋒南下救援。

    劉備知道現在公安城因為內外斷絕,消息不通。

    他不太了解公安城的情況,所以應該先派一支先鋒南下打聽情況,而后他根據情報再作出下一步的打算。

    而且孤城被圍,最忌看不到希望而導致士氣衰落。

    現先派一支先鋒大軍南下,既可打探公安的消息,又可告知城中的人援軍已到,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