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糜漢》


    第(1/3)页

    隨著春季的來臨,漢水的水量已經開始漸漸增加。

    在冬季中干枯的河床已經被春水淹沒,狹窄的河道在巨量河水的沖涮下逐漸變寬。

    漢建安二十五年二月,在廣闊無垠的漢水江面上,有一支龐大的水軍艦隊正在快速的前進著。

    數千支戰船在“關”、“糜”兩面戰旗的指揮下,有序的排列成一道道水上巨墻,朝著江夏郡中的要塞夏口而去。

    由于漢水自沔陽以下古稱夏水,所以,夏水和長江的交匯處被稱為——夏口。

    夏口在后世有一個人盡皆知的名字,武漢。

    當年黃祖被劉表任命為江夏太守后,本來將江夏治所定在沙羨。

    后因為孫策一戰擊破了,黃祖在江夏的所有野戰精銳。

    為了更好的保守江夏郡,黃祖便將江夏治所遷到夏口。

    后來孫權在周瑜的輔助下,領兵攻破了夏口,擊殺了黃祖。

    孫權在攻破夏口之后,考慮到夏口在江北,不利于江東水軍防御,于是便將江夏郡的郡治重新遷回到沙羨,即今日的永安城。

    但最后孫權漸漸意識到了夏口的重要性,便加強了在此地的防御。

    當夏口外漢水上的江東水軍斥候,發現著高掛著“糜”字戰旗的戰船后,他臉上瞬間流露出了恐懼之色。

    因為心中的恐懼,這一隊江東水軍斥候甚至都忘記了職責所在,他們直接放棄了巡視江面的任務,一整隊跑回了夏口城中,將此事稟報給了在城中的潘璋。

    當日公安一戰后,因為吳軍大潰,潘璋亦在亂軍中被沖散。

    他花了一夜的時間,才漸漸收攏了他麾下的兵卒。

    那時潘璋為了不遇上士氣如虹的漢軍,本來想率領殘兵通過公安城外的山林,先回到長沙郡,最后繞路抵達江東。

    但后來潘璋聽聞了孫權安然無恙并且在江夏的消息,他立馬就想方設法收集一些破舊的船只,渡江來到了江夏郡中。

    在來到永安城中見到孫權后,孫權與潘璋君臣二人皆感劫后余生而相擁而泣。

    隨后孫權為了守備江夏郡的要塞夏口,便下令讓潘璋領本部兵馬,來夏口中修整并承擔起駐防之任。

    夏口中原有守軍一千余,而潘璋收攏之下得到的殘兵有兩千余,所以目前夏口中的吳軍約有三千。

    當正在夏口中四處視察城防的潘璋,收到斥候稟報的消息后,他臉上浮現的驚色一點亦不比那些斥候低。

    竟然是糜旸來了!

    得到消息的潘璋立馬來到城門上,遙望不遠處的漢水。

    只見這時漢軍數千只戰船在順流而下的情況下,先鋒艦隊已經出現在了夏口城外。

    而這支足有數千人漢軍的先鋒艦隊,正是糜旸親自統率。

    那高高飄揚的“偏將軍糜”四個大字,猶如一把把利刃插進潘璋的眼中,直令他的呼吸為之一促。

    那一夜的火光漫天,似乎又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那公安城外尸橫遍野,洈水斷流的場景似乎又在他眼前重現,饒是一向以膽壯著稱的潘璋,此時亦心生寒意。

    張與糜,共止啼。漢白鹿,逐吳眾。

    這句軍謠只有短短十二個字,但卻造就了糜旸在江東所有人心中如山岳般的威名。

    糜旸的威名,是用數萬具吳軍的尸體以及哭嚎聲,一點點堆砌而成的。

    如今公安一戰過去尚未半年,往事一幕幕猶如歷歷在目,作為那一夜的親歷者潘璋,又怎么不會對糜旸的到來感到震懼!

    不是已經在議和了嗎?

    為何他還親自率軍前來。

    在對糜旸的畏懼之下,潘璋立馬下令全城戒備,并讓城中的所有士卒立馬上城墻守備。

    而當那些從公安外死里逃生的吳軍,看到是糜旸來了之后,全都嚇得不知所措,甚至連手中的兵器都拿不穩。

    漢鹿打上門來了!

    潘璋看到這一幕,心都涼了半截。

    要是糜旸攻城,這樣的士氣怎么守城?

    在利用自己主將的身份勉強穩定住軍心之后,潘璋召來一位士卒,對其快速言道:“馬上去永安,將夏口軍情稟報給至尊,一定要快!”

    這名士卒在收到潘璋的命令之后,馬上狂奔出城。

    水路如今他是不敢走了,只敢走陸路。

    幸虧永安城離夏口不遠,一日急奔便可趕到。

    潘璋看著那名報信的士卒出城后,他看著不遠處那高高飄揚的“糜”氏戰旗,心中默默祈禱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