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第一卷終!)-《糜漢》


    第(2/3)页

    祭臺上的煙霧隨風升起,飄向天際。

    孫權在命侍從當眾朗讀一遍盟書中的內容之后,他伸出手指在祭臺上的玉盆中沾上牲血,而后他將手指上的牲血涂抹在自己嘴唇上。

    此舉名“歃。”

    乃是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古老的一種盟約儀式,多為王侯所為。

    在孫權以牲血封唇之后,鄧芝亦按照孫權的做法照做。

    高壇上的祭臺之上,擺放著兩份盟書,那兩份盟書上早已蓋好漢中王印。

    在鄧芝歃血封唇之后,孫權從一旁的侍從手上的木盤上,取下自己官印,而后他將自己的官印,分別蓋在了祭臺上的兩份盟書之上。

    到了這一步,整場盟約儀式已經接近尾聲。

    孫權在將官印放回木盤上之后,握住鄧芝的手言道:“自今日孫、劉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討曹賊!”

    耳中聽著孫權的保證,鄧芝臉上雖流露著笑意,但他內心中卻清醒的很。

    就算有著升壇歃盟之舉,就算有著正式蓋印文書為證,但這些都并不能保證劉、孫兩家以后就會完全親密無間。

    能保證盟約有效的,唯有自己的實力以及時勢。

    這一點不僅鄧芝知道,孫權亦知道,乃至于襄陽城中的劉備也知道。

    但將兩家盟約之事,以升壇歃盟之舉昭示于天下眾人面前,至少可以保證在天下大勢未發生大的變化之前,孫權會站在劉備一方,與曹操再無修和之可能。

    而曹操在知道這件事后,自然亦會將孫權當做敵人,甚至會主動發兵攻打江東。

    只要做到這一點,孫權的存在就會分擔走曹操一部分的精力,將來劉備北伐之時,才更能有把握。

    至于以后劉孫聯盟會發展到哪一步,就看那時候的天下大勢吧。

    繼續為友,還是為敵,就看三家中的弄潮兒各自如何作為了。

    這便是三國,風云變幻,各騁智力,未來難測。

    ...

    在簽訂了盟約之后,鄧芝婉拒了孫權挽留的美意,他立即帶著盟書回到了襄陽城中。

    只是在鄧芝走之前,他對孫權提出了一個請求,對于那個請求,孫權略微思考便答應了下來。

    于是乎完成所有任務的鄧芝,安心的回到了襄陽城中。

    而劉備在得知鄧芝已經完成任務之后,他便立即發出檄令,讓關羽與糜旸領軍撤退。

    在得到劉備的撤退命令之后,不久后關羽與糜旸亦領軍回到了襄陽城外。

    當糜旸一回到襄陽城之后,他便成為整個襄陽城中的焦點。

    因為,他的大婚之日到了。

    漢代婚姻有六禮,分別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這六禮之中,唯有最后一禮親迎需要糜旸這個新婿完成,其他的五禮,早就在糜芳與關羽的互相配合下全部完成。

    漢建安二十五年二月二十日,方士言:今日宜嫁娶。

    詩經有言:“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

    今日糜旸就要如當年的文王一般,去親自接他的新婦回府。

    在這日清晨的陽光剛投入襄陽城之中時,糜旸就被府中的婢女早早叫醒,而后在婢女的伺候下開始穿戴起復雜的結婚禮服起來。

    在經過好一會兒的穿戴之下,糜旸終于穿戴好一切禮服。

    站在銅鏡之前,糜旸看著鏡中的自己,臉上露出了幾絲笑容。

    他相貌本就不差,今日在特地的打扮之下,更顯得整個人精神奕奕,神采非凡。

    而這時糜芳到達糜旸房中,見糜旸還不出發,他急的趕緊上前拉著糜旸往府外走去。

    糜芳邊拉著糜旸,口中邊急道:“都什么時辰了還不出發,要是錯過了接新婦的時辰,那可怎么是好!”

    年近六十一直想抱孫子的糜芳,為了布置今日婚禮,可是一整夜沒睡都在忙碌,他的這個兒子倒好,現在天都亮了還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

    糜旸被糜芳拉著不停朝外走去,因為糜芳的心急,糜旸身形有些不穩,他腰間的玉玨因為碰撞,發出一聲聲悅耳的聲音。

    看著糜芳這副急切的樣子,糜旸不禁感到好笑。

    怎么整的今日糜芳才是新郎一樣。

    糜芳一路拉著糜旸,穿過整片張燈結彩的府邸,來到了大門處。

    當糜旸來到大門后,他不禁被眼前的這一幕所驚到。

    在門外寬廣的里巷上,上百輛裝滿金銀禮物的車隊正擠在一起顯得擁擠攘攘,而在上百輛車隊兩側正站立著眾多穿戴喜慶的鼓吹樂隊。

    這也太夸張了吧。

    不是已經納征過了嗎?

    而當糜旸出現在大門口之后,在上百輛車隊之前的關平、張苞、趙統、關興幾人立馬就從駿馬之下來,來到糜旸身前。

    這四人今日為了糜旸的婚禮,可是一早就起來打扮。

    他四人本就儀表堂堂,在一番的特意打扮之下,與糜旸站在一起,就像世間的五位翩翩俏郎君。

    糜芳見糜旸還不趕緊上馬,心中那個急的呀。

    他正要拉著糜旸上馬,但這時關平幾人已經來到糜芳身前,關平對著糜芳一拜后言道:“叔父,接下來就交給我們吧。”

    說完后,關平還不等糜旸反應過來,他便與張苞幾人,一起將糜旸從地上橫空抬起,而后直接給抬上了胸前掛著喜球的高頭駿馬上。

    糜旸猝不及防,等他反應過來,他已經坐在高頭大馬之上。

    在將糜旸抬到馬上之后,關平幾人亦紛紛上馬。

    而后張苞舉起腰間的喜鼓一敲,整支龐大的車隊已經開始行進起來。

    看著糜旸漸漸遠去的身影,糜芳的眼眶已經被眼淚浸濕。

    這一幕他已經苦苦等了二十年了。

    但好在老天保佑,讓他在有生之年能夠見到這一幕。

    百余輛馬車之上掛著的串串鑾鈴,在馬車行進中在風的吹拂下發出一陣陣叮當聲。

    而當迎親車隊開始行動之后,那迎親車隊旁的鼓吹樂隊亦敲響了手中樂器。

    歡慶的禮樂聲配合著清脆的鈴鐺聲相得益彰,很快就變成了一陣陣令人陶醉的悅耳聲樂,響徹在這還稍顯寂靜的襄陽城中的里巷中。

    這驚醒了還處在睡夢中的百姓。

    當被驚醒的百姓紛紛打開大門之時,他們就看到了那龐大的車隊,他們的臉上浮現了巨大的驚訝與羨慕的神色。

    這是哪家的郎君娶親,如此張揚呦!

    糜旸騎著高頭大馬,臉上洋溢著喜色引導著龐大的車隊朝著前將軍府邸走去。

    今日因為糜旸的迎親舉動,襄陽城中已經被劉備下達清道的王令。

    糜旸所率領的迎親車隊,在沒有阻擋之下一路上行進的速度很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