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糜漢》


    第(1/3)页

    在糜旸進入內室之前,他喚了張嶷一起進入。

    在這支上萬人的水軍之中,糜旸所搭乘的這艘樓船,既是大軍的中軍帥帳所在,亦是糜旸的居所所在。

    樓船上的內室更是糜旸的私密寢所。

    在糜旸帶領張嶷進入之前,糜旸讓關嫣先去往別室,而他就在內室中單獨召見了張嶷。

    對于劉備此番安排的兩位賢才,相比于呂乂,糜旸更為看重的是張嶷。

    歷史上對張嶷的評價為:儀貌辭令,不能駭人,而其策略足以入算,果烈足以立威。

    為臣有忠誠之節,處類有亮直之風,而動必顧典。雖古之英士,何以遠逾哉!

    這樣的評價在一眾季漢輔臣中,能與張嶷相媲美的亦不多。

    只可惜由于張嶷主要活動在后三國時期,所以他的事跡很少有人知道。

    在進入內室之后,糜旸讓張嶷坐下,糜旸的這個舉動令張嶷有些受寵若驚。

    他自小出身貧寒,這種出身令他從小受盡的忽視不少。

    今身份貴重的糜旸讓自己進入他的寢室中,這是一種看重與信任。

    但是張嶷性格毅重,他亦不是扭捏之人,在對著糜旸一拜后,便在內室中坐了下來。

    在張嶷坐下后,糜旸問張嶷道:“伯岐對漢興郡中申氏兄弟,怎么看待?”

    對于張嶷此人,在糜旸的心中,他的重要性不比鄧艾差。

    接下來,他要想迅速控制住漢興郡的局勢,便需要利用好手中的每一張牌。

    雖然目前他在天下間有著一定的名望,目前手中又有著近萬大軍,但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對于申氏兄弟這種地頭蛇,糜旸從來不會掉以輕心。

    而張嶷這種允文允武的干才,將會成為他接下來極為重要的一條臂膀。

    面對著糜旸的詢問,張嶷沉思一番后答道:“漢興郡現今僅有三縣,早在初平年間,西城、上庸二縣便在申氏兄弟的掌控之中。

    二十多年以來,想來申氏兄弟在西城、上庸兩縣中勢力已經根深蒂固。”

    “府君初來漢興郡中,雖有威名在身,但威名未深入當地民心。”

    “故而當此之時,府君若想做到政由己出,則申氏兄弟勢必會成為府君的阻礙。”

    “當初嶷任職的縣中有賊寇攻城,嶷便懷疑賊寇此舉,與縣中的豪族未必沒有關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府君更應該對申氏兄弟懷抱戒心。”

    聽著張嶷的判斷,糜旸臉上流露出贊同的神色。

    這便是他為何尋找張嶷,來商討如何面對申氏兄弟的原因。

    張嶷出身貧寒,這樣的人,天然就會對地方豪強不會有著什么好感。

    加上張嶷曾經擔任過一縣功曹,功曹被稱為右職,掌管著一縣的人事升遷。

    有著這番履歷在,張嶷對地方豪強也會比常人有著更深的認識。

    當初張嶷因為守護縣長夫人,而在賊寇群中殺出一條血路開始聞名,但是什么樣的賊寇,可以強大到攻打縣城,甚至讓縣長棄城而逃呢?

    自小隨著劉備四處征戰的糜旸,也覺得這樣的賊寇必定不是普通流寇,很可能就是縣內的豪族招引來的外應。

    這亦是當世地方豪強慣用的手段了,養寇自重,一旦縣令或者太守不符合他們的心意,他們就招引賊寇攻城,驅散甚至殺害縣長或太守。

    剛才在進來前,糜旸所說的那句“政由己出”已經讓張嶷重新認識了糜旸。

    現在張嶷見糜旸臉上流露出贊同之色,他心中對糜旸有了更深的認識。

    方才在宴席上,張嶷見糜旸與申儀相談甚歡的樣子,還以為糜旸涉世未深,容易輕信人。

    畢竟糜旸戰功卓著是一回事,但理政與打仗并不是一回事。

    理政的關鍵在于知世事,方才能理世事。

    張嶷是蜀中人士,對糜旸的過往知道一些。

    他聽聞過糜旸“太子四友”的名聲,所以他方才在宴席上只以為,糜旸乃是尋常不明世事的貴公子,才會對申儀缺少防備。

    現在看來,是張嶷多慮了。

    糜旸不僅善戰,對于人心世事之險惡,亦是知之甚深。

    糜旸看向張嶷,既然張嶷對漢興郡的局勢有著清晰的認識,那么應當會有應對的方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