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糜漢》


    第(1/3)页

    梁州,漢中郡沔陽縣外。

    在秋高氣爽之際,有一輛車輦在綿長的官道上行走著。

    觀這輛車輦布置簡約,乍一看可能是尋常世家都能乘坐的車輦。

    但有心人若仔細觀察之下便會知道,這樣的車輦絕不是尋常人可以擁有的。

    因為守護在那輛車輦周圍的,是一隊隊甲胄齊全的精兵。

    上百名虎背熊腰的精兵在長官的帶領下,盡忠職守地將那輛車輦守護在他們的陣型中間。

    盡管官道上一眼望去不見多少人煙,但那百名精銳依舊沒有放松精神,他們用各自的眼睛在四周警惕的觀察著。

    以這百名精兵高度戒備的狀態,若是周圍有任何異常,恐怕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他們如此小心,只因為車輦上坐著的人,是他們傾心效命的梁州牧糜旸。

    車輦上坐著的除去糜旸之外,還有此番被他一同帶出南鄭巡視地方的別駕法邈。

    陣陣涼爽的秋風吹過車輦,讓車輦上的糜旸感覺到十分舒適。

    特別秋風吹過之后,還帶來了一陣陣誘人的麥香,這更讓糜旸的心情頗為舒朗。

    看著官道下方的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麥田,看著麥田中顆顆飽滿欲落的麥穗,糜旸笑著對身旁的法邈言道:

    “那便是大漢的希望。”

    說著這句話的同時,糜旸以手指向下方的麥田。

    聽到糜旸的這句話,法邈感到有些詫異。

    農者,國本也。

    只不過在崇拜英杰的當世,很多人會下意識忽略這一點,從而將一些英杰具象為某個勢力的支撐與希望。

    就如當年關羽之于大漢,亦如現今糜旸之于梁州。

    但是在這種普世觀念之下,糜旸卻率先提出大漢的希望不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一眾英杰,而是那一顆顆麥穗。

    這種說法法邈倒是第一次聽說,所以他覺得有些詫異。

    只不過仔細想想,盡管當世是名將輩出的時代。

    但那些名將若沒有強大的后勤支撐的話,恐怕也無法取得一場場令人拍案叫絕的大勝。

    從這一點來說,糜旸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在明白了糜旸話語中的含義之后,法邈對著糜旸點頭稱是道:“牧伯所言有理。”

    或許在這一刻,法邈才真正明了糜旸為何會堅持在梁州對那些世家豪族下狠手。

    若非如此的話,別看他與糜旸的腳下現在有千畝良田,合計得麥可萬石以上,但最終真正能交到官府手中的會有幾成呢?

    想著之前在州牧府中所看的那些觸目驚心的數據,法邈在心中暗暗得出一個推斷——恐不足三成耳。

    而大漢的國力本就遠遠不如逆魏,再加上內部的糧食收成虧空嚴重,長此以往下去,大漢拿什么國力去與逆魏爭雄?

    這幾年大漢取得數次大捷,但卻始終無法一鼓作氣擴大戰果,根源就在于此處。

    在想通這一點后,法邈不由得提醒到糜旸道:“牧伯既然有這種深思熟慮,為何不上奏陛下?”

    見法邈問及自己這一點,糜旸淡淡笑了笑。

    糜旸知道法邈為何會提醒自己這一點,原因無非是之前從成都發來的一道詔書。

    糜旸與法邈離開南鄭已經有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中成都有一道詔書送到他的手中。

    那道詔書的內容是讓糜旸暫緩在梁州開展新政。

    除此之外,盡管法邈人不在成都,但身為法正兒子的他,在成都的人脈并不弱。

    過往的時日之中,他便收到了許多對糜旸不利的消息。

    有著這兩點因素在,法邈內心中充滿著擔憂。

    不止法邈,就是在南鄭的諸位糜旸屬臣,這段時間內都接連有奏書送到糜旸的手中。

    那些奏書大多都是提醒糜旸要對成都發生的事早做防備,甚至孟達還建議糜旸,不如親自返回成都申辯。

    嗯,帶兵的那種。

    當然法邈不會像孟達那個二五仔一般,有著一些逾越人臣界限的建議,但他卻始終對糜旸的不作為有些不理解。

    就在整個梁州上下都因為成都的動亂為糜旸出謀劃策之時,糜旸這個當事人卻一點舉動都未做,他甚至連一道為自己申辯的上書都沒寫。

    所以現在當知道糜旸的初心是如此的時候,法邈更加覺得糜旸應該上書將他的初心告知劉備,這樣或許會讓劉備不至于對他產生疑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