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小姐,牛批!】 包了整个大唐不夜城拍摄,她不仅雇佣了不夜城里的所有工作人员,甚至连当天来游玩的游客都在受邀之列。 不仅能够免费畅玩不夜城,还能每人获取二百块的报酬。 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影响节目拍摄。 【大小姐又去普度众生了。】 【之前我去哪里都抓不到大小姐人,结果大小姐去旅游景点了。】 【呜呜呜,和大小姐一起玩,还能出镜。是谁羡慕了我不说。】 镜头拉长,又一转。 再次落到了风习习的身上。 此时的风习习,是一副大唐少女的打扮。 而范舟尔的装束没有变化,“我们心中的大唐,在千年前的样子。” 风习习在前面一路走,来到花灯车边,拿起来了小兔子模样的花灯。 范舟尔在后面付钱,娓娓道来, “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 “唐朝经济富庶,花灯盛极一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会去赏灯。 在正月十五期间,前后三天取消宵禁。 花灯,是元宵节重要的标志。” 风习习又拿了一串糖葫芦,眼睛亮晶晶的看向范舟尔。 “糖葫芦起源于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赵惇最宠爱的贵妃生病了,面黄肌瘦、不思饮食。 江湖郎中揭榜进宫,用冰糖与红果也就是如今的山楂煎熬,让其服用。 后来,这个方子流入民间。 百姓把山楂串起来卖,就成为了你手中的糖葫芦。” “真酸。”风习习皱着眉毛,把只吃完了一颗的糖葫芦递给了范舟尔,“我还是更喜欢甜的,纯甜的!” 范舟尔拿着糖葫芦跟在后面。 那边,风习习跑到了卖糖人的老爷爷面前,点了一条龙。 “我要五爪金龙!” 范舟尔熟练的扫码付款。 “糖人的制作工艺分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造糖人。” “你这个,是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 “它的做法类似于国画中的白描,也有点民间剪纸的神韵。” 【救命,知识在以一种很狡猾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脑子里。】 【这些东西出现的年份居然差了这么久啊!】 【耳朵:我听到了。脑子:你问我试试?】 【无风不起浪甜哭我了,呜呜呜。】 弹幕:…… 一边磕cp一边学知识? 家人们谁懂啊! 他们甚至分不清,这是什么沉浸式剧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