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最简单,装哑巴。”小师妹得意笑笑,表示自己很机智。 “没了盘缠,我只好一路沿街乞讨,有时候好几天都讨不到一口吃的。” “最后在那座尼姑庵所在的山下饿晕了过去,幸好遇到了下山换取生活物资的师父,把我带了回去。” 虽然小师妹说的简单,但杨轩和安庆能够想象得到小师妹当初到底吃了多少苦。 杨轩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能够想象得到,而安庆则是因为她听杨轩说过他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二人念及此处,看向小师妹的眸子中满是心疼。 察觉到两人的目光,小师妹笑着说道:“你们不要这么看着我,这都已经是陈年往事了,再说了,我这不是没有事嘛!” 自从和小师妹解开了心结,她好像恢复了少女时期的状态,活泼、乐观。 从这里也体现出了她这些年过得有多么压抑。 这时,杨轩想起了当初自己把小师妹从山上带回来的时候,见到小师妹的行李之中有自己送她的长命锁和金步摇。 想来,小师妹在盘缠被抢,身无分文的情况下,都没有想过要把自己送她的东西当了。 或许,那两样东西,已经成了小师妹当时的精神支柱。 一想到小师妹的遭遇,杨轩的心里就满是愧疚。 若不是因为自己,小师妹就一直是那个备受宠爱的中山王小女儿,又岂会遭遇这些。 还有,那些抢夺小师妹盘缠的盗匪,也该死。 尽管,几十年过去,当初的盗匪还在不在,谁也说不准,但杨轩并没有想过,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于是,在几人来到一座府城暂歇的时候,杨轩通过暗卫的渠道,给镇国公府去了一封信。 ……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信就到了虎子的手中。 他拆开看了之后,当天就来到了魏国公府。 “见过魏国公,侯爷来信了。”虎子行礼过后,便直接点明自己的来意。 看到虎子脸上的认真严肃,徐钦知道接下来的话可能不易让人知道。 于是徐钦挥手屏退了下人。 “虎子兄弟,师叔来信,是有什么吩咐吗?” 他神色凝重的问道。 “信在这里,你自己看便是。”虎子拿出了信,递给徐钦。 信上关于暗卫的印记,已经被他被抹去了,并不担心徐钦会因此发现什么。 很快,徐钦便看完了信,再次抬头看向虎子:“我知道了,我这就给陛下写折子。” “好。” 虎子并没有在魏国公府久留,和徐钦说完事情之后就离开了。 回到镇国公府之后,他便调动南方的暗卫,搜集大大小小的盗匪的情报。 因为杨轩的来信之中,言辞很是严厉,所以虎子必须认真对待。 同时,徐钦也没有耽搁,送走虎子后,他便按照师叔杨轩的要求写了一份折子,让人送往京师,并加了急。 …… “江南匪患猖獗,臣请旨出兵剿灭匪患。” “臣徐钦叩首!” 只用了十余日的时间,徐钦的折子便送到了京师。 御书房中,小皇帝看完徐钦的折子之后,也陷入了沉思。 盗匪的存在他是知道的,这玩意儿剿之不尽。 因为你无法确定谁是盗匪,白天,他们可能是老实憨厚的庄稼汉子,到了晚上,他们就是拦路抢劫的盗匪。 不过,自己是不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徐钦请求剿匪的事情。 老祖给自己留下的那些情报证据之中,可是写明了,有的官员养寇自重。 他现在虽然亲政了,但能用的自己人还是太少了,他想在朝堂上一些关键位置上换上自己的人,正想找一个理由呢。 徐钦的这份折子,来的正是时候。 同时,借助剿匪之事,也能让老祖留下的那些证据更加合理的出现。 毕竟,大多数官员都不干净。 拔出萝卜带出泥嘛! 只要人到了诏狱,证词什么的,都是可以控制的。 小皇帝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 唯一可惜的就是岳弟已经离开了京师,若是晚上几个月的话,此次剿匪,就可以把岳弟安排进去了。 毕竟剿匪可比去边疆安全多了,完事之后还能有功劳。 小皇帝心中感慨了一番之后,便开始在心中完善起自己的计划来。 当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情之后,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小皇帝都没有察觉到,现在已是傍晚了。 “陛下,天色不早了,是否要用膳?” 王振走了进来,小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