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四月底,西北地区遭受鞑靼入侵,不过规模不大,最后被打退了。 六月,大宁,开平等地遭到鞑靼入侵,也被打退。 “难道,那老东西真的疯了?”也先暗自嘀咕。 不过并没有掉以轻心。 京师,皇宫。 “误会?什么误会?” “现在谁不知道蒙古已经被他瓦剌给统一了,鞑靼听得是他也先的命令。” “屡次侵犯我大明边境,这是想与我大明开战不成?” 御书房,小皇帝满脸的怒气。 他还没动手呢,对方就开始打上门了,难道是觉得他好欺负? “陛下息怒。”前来禀报的兵部尚书,内阁阁臣齐声说道。 “息怒?你们要朕如何息怒?” “敌人掠我边疆,杀我子民,朕要是连个屁都不放,还有什么脸当这个皇帝?” “传旨,即日起,京师三大营加紧操练,户部,兵部等部做好出征的各项准备。” “免得到时候要打仗的话,没有时间准备。” “还有,传旨给于谦,让他赶紧回来。” “陛下…”兵部尚书,还有内阁阁臣开口想劝一下,但随着小皇帝一个眼神扫过来,他们想说的话,瞬间咽了下去。 “你们还有话想说?” “臣等没有话说。” “那还不快去传旨。” “遵旨。” 待几人下去后,小皇帝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他虽是皇帝,但有时候还是免不了要和大臣扯皮。 老祖留下的那些东西,他也不敢再和之前一样全部拿出来,只能留下来当做底牌。 因为同样的方法能用一次,两次。 但要再用的话,对手就会警惕。 然而他并不知道,百官对此已经早有怀疑了。 毕竟,小皇帝是越来越强硬了。 而强硬,肯定是有所依仗的,但这个依仗是什么呢? 从这两年被小皇帝处理的人来看,每一个都证据确凿,没有捏造的。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 尤其是小皇帝还是镇国公带出来的。 镇国公是什么人,朝堂上的老人都知道,难保小皇帝不会和镇国公一样,留上一手。 再加上小皇帝开始查走私,查贪腐,整顿边军,这要是不知道些什么,手里没有东西,谁信啊? 所以,这两年百官也开始暗中调查小皇帝的底牌。 今天,终于是查出来了。 某府邸之中,人影错落。 如果有有心人在此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在场的,无不是朝堂上的大员。 “陛下现在越来越听不进去我等的劝谏了,照这么下去,怕是又要出一个太宗皇帝了。” “苦,太苦了!” “从洪武朝开始,我等文官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太祖杀我等文官如屠狗,太宗皇帝对我等也是多加防范,仁宗皇帝是好,可就是早逝,太可惜了。” “宣宗皇帝虽有仁慈,但对我等还是不放心,竟然引太监下场。” “当今陛下年幼之时,有镇国公当朝,我等也没有机会。” “本以为镇国公下野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可谁能想到,当今陛下也不是一个好相处的。” “倚重勋贵武将,对我等是多加防范。” “而今看样子又要北征,天下好不容易太平几年,实在是不可再起兵戈了。” “是啊,百姓生活不易,又岂可增加百姓的负担。” 众人叹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良久,又有人开口说道:“前两日,我的人已经查清楚了,那些东西陛下并没有焚毁,依然留着。” “就在宫中放着呢!” “看守很是严密。” “甚至陛下还经常去。” “唉~看来陛下并不信任我等啊!” “之前所做也不过是为了安我等的心罢了!” “陛下此举,实在是让我等伤心。” “没错,若是我等再这么纵容陛下,恐怕我等都活不到归乡恩养的那一天。”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在下有个主意,诸位不妨听听看。”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