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接着,又召见了于谦。 御书房。 “臣于谦参见陛下!” “平身!” 小皇帝出声。 “谢陛下!” “于先生,如今敌军逼近,边关告急,朕准备御驾亲征,朝堂之上,还是要于先生多多照看。”小皇帝语气凝重的说道。 而听到这话,于谦的脸色当即一变:“陛下,不可。” “圣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陛下万金之躯,万不可涉险。” “陛下应当坐镇京师才是。” 听着于谦的话,小皇帝点了点头,但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话,而是挥挥手,将其他人屏退,这才开口:“于先生的话,朕并非不明白。” “可朕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啊!” “朕才给武进伯朱冕(大/同总兵)下旨多久?人就没了。” “还有西/宁侯宋瑛,也跟着没了。” “太快了!” 于谦神色凝重,他听明白了小皇帝的意思。 “陛下是想说有人给也先通风报信?”于谦道。 “很有可能,只是朕现在不能确定是谁。”小皇帝道。 “所以,朕想借着此次北征,把这人给找出来,叛徒比敌人更加可恨,破坏也更大。” “朕不想身边有这样的危险存在。” 听到小皇帝的话,于谦的第一反应还是反对:“陛下,这太危险了。” “您不能以身涉险。” “于先生,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朕只不过是冒点险罢了!” “只要能把叛徒找出来,这又能算的了什么呢?”小皇帝说道。 听着这些话,于谦一下子就急了。 “陛下,您不能这么做,我大明还没有让皇帝以身为饵的先例。” “自朕之后就有了。” 看着于谦满脸焦急,又要劝说的样子,小皇帝继续道:“于先生,朕明白你的心意,可有些事情,朕不能逃避!” “诚然,朕可以择一员大将率军前去北征,但朕又怕他们重蹈朱冕,宋瑛的覆辙。” “那样的话,损失就太大了。” “陛下,您想到了他们,那您呢?” 于谦道。 “于先生,朕是皇帝,就算会有危险,只要朕在,军心便在。” “朕相信大明的将士们,也请于先生相信他们。” 小皇帝的语气坚定。 于谦见状,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小皇帝看着于谦笑笑,他也知道对方是担心自己的安危,和国家的安定,所以心中并没有生气。 “于先生,这满朝文武,朕能信任的人并不多,镇国公下野之前曾说过,只有于先生可以重信。”小皇帝看着于谦的眼睛,说道。 听到这话,于谦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 “谢陛下和镇国公信任。”于谦起身行礼。 “于先生不必如此。”小皇帝上前将于谦扶了起来,神色认真。 “现在于先生应当明白朕为何要召你回来了吧?” 于谦点点头,小皇帝在朝堂之上没有信任的人,就只能找他了。 “待朕御驾亲征之后,这朝堂上的事,还需要于先生多多费心。”小皇帝道。 “臣定不负陛下!”于谦神色坚定的说道。 皇帝如此信任他,他有什么理由退缩? 事已至此,于谦也明白,想要劝说小皇帝不要亲征是不可能了。 很明显,小皇帝早就已经有了决定,召自己来,不过是通知罢了。 虽然目前小皇帝只告诉了他,但迟早是要跟百官摊牌的。 两人接着又聊了几句,于谦便告退下去忙了。 …… 次日,朝会。 小皇帝刚一到场,就定下了此次朝会的调子——北征。 “瓦剌掠我边疆,杀我子民,这是对我大明的挑衅。” “朕绝不会容忍。” “朕已决定,御驾亲征。” 小皇帝的这些话一出来,朝堂上瞬间沸腾。 几乎全都是劝说小皇帝不要御驾亲征的声音。 小皇帝没有再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坐在龙椅上静静观察百官的反应。 除了于谦等少数几人,他现在看谁都像是叛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