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为何?”小皇帝问道。 “臣总感觉敌人这是在故意吸引我们,恐怕这其中有诈啊!”张辅脸色凝重道。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张辅的嗅觉还是很敏锐的。 “哦?英/国公这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小皇帝又问。 “这半个月以来,我军行进了有数百里,遇到的敌军也大多不堪一击,虽偶有抵抗,但我军最后还是能胜利。”张辅说道。 “这有什么问题吗?”小皇帝不解道。 他虽然跟老祖杨轩学习了不少军事知识,但那只是理论经验,跟张辅这样的老将是没办法比的。 “表面上看是没什么问题,但臣心中总有些不安。” “嗯?” 见小皇帝面露疑惑,张辅解释道:“就是一种直觉,说不清道不明。” 有些人,在战场上确实能养成一种对于危险的直觉。 朱棣就有这样的直觉。 小皇帝不说话,皱着眉头思索。 一旁的张辅见此,也没有打搅。 他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此次朝廷出动了这么多兵马,他还是有很大的把握打赢的。 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说,他也有把握保证这一仗不输。 但关键的是,这一仗小皇帝也在啊! 他不敢冒险。 万一小皇帝出了什么意外,他就是整个大明朝的罪人。 所以,他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因为对他来说,此战的胜利与否都没有小皇帝的安全重要。 或者,小皇帝选择主动退回大/同,他自己率领明军主力找寻敌军主力,与其决战。 时间缓缓流逝,小皇帝还是没有给出答复,张辅的心中也不由着急起来。 就在张辅准备开口询问的时候,小皇帝看了过来:“英/国公,你觉得这一战,我们会输吗?” 闻言,张辅愣了愣,随即回过神来回答道:“陛下,臣可以保证不败!” 张辅没有说一定赢,也没有说一定输,只是说了一个折中的答复。 小皇帝深深看了一眼张辅,然后目光投向远方,似是在跟张辅说,又似是在自语:“为了这一战,朝廷上上下下准备了一年多,已经是天下皆知。” “不仅仅是百姓在看着我们,还有藩属国的使臣也在看着。” “而且,朝廷已经好些年没有进行大的战事了,不知道多少将士等着凭借这次的军功升官发财呢!” “若是我们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想必你也能想得到。” 说到这里,小皇帝又侧首看了一眼张辅。 后者低下头,抱拳道:“但这都没有陛下的安危重要。” 小皇帝微微摇头,收回目光重新投向远方。 “天子金口玉言,说了要御驾亲征,就不能半途而废。” “朕在,军心士气可用,朕若是丢下数十万大军退回去,会让将士们怎么想?” “说朕这个皇帝未战先怯?” “如此,就算我们有数十万大军,但一支士气低落的大军面对十数万蒙古铁骑,还能有抵抗的能力吗?” “还是说英/国公你能带着这样一支大军打赢这一仗?” 面对小皇帝再次投过来的目光,张辅没敢接话。 一支士气低落的大军,就算人数再多,他也打不赢。 “所以,这一仗,朕没有退路,你也没有退路。” 因为不管是打输,还是小皇帝出意外,张辅都是要背锅的。 所以才说他也没有退路。 听明白小皇帝的意思,张辅就算心中发苦,现在也不能表现出来。 “臣明白了!”他抱拳道。 “嗯。”小皇帝轻轻颔首,接着又看着张辅道:“仗怎么打,你说了算,朕不会插手。” “如若需要,朕的禁军也可以交由你来调遣。” “朕给予你最大的信任,但你也要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卷。” 如今朝中可以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帅才,只有张辅一人,老祖杨轩不算,他属于是全能型人才,而且现在那个样子,也没办法启用。 如果不是人才不够,没有忠于自己的领军之人,小皇帝早就让张辅养老去了。 但现在,有这样一个人用就不错了。 “臣领旨!”张辅道,心中压力很大。 不过他还是提醒小皇帝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对此,小皇帝则是摆摆手道:“只要你能打赢这一仗,朕的安全自然不是什么问题。” “你放手去做便是,更何况,朕的身边,还有御前侍卫,还有胡岳。” “说起来,这一仗对英/国公你挺不公平的,打赢了,好处都是朕的,输了,责任都是你的。” 小皇帝笑了笑,和张辅开起了玩笑。 后者也笑了,只是笑得很勉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