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管怎么弄来,反正,现在这儿是她的地方。 她在庄子上,摆了摆主子的威风,把一处偏僻,堆柴火的小院儿单独划出来给孛儿帖审问用。 “不必着急,慢慢问,熬也要把她嘴里的实话给熬出来。”阮宁道。 安排好庄子上的事儿。 阮宁带着古儿别剌回去王府。 见识过了阮宁动手时的“杀伐果断”。 古儿别剌对这个看起来软萌好说话的王妃,又有了新的认识。 她也立刻接受了,王妃要让她去读书的事儿。 她甚至考虑起了读书时的细节问题,“奴婢去读书,得有个西朝人的名字吧?奴婢的蒙古名字,旁人未必认得。” 阮宁点点头,“对,认不认识倒在其次,太过另类,有可能让她们排斥你。我得好好给你和孛儿帖想个新名字。” 两人回到府上,阮宁就铺纸研墨,咬着笔头琢磨。 想了一阵子,她落笔纸上,“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这词还有下阙,但阮宁写到这儿,就停了笔。 古儿别剌认识西朝字,她在一旁一边研墨,一边念着。 “彩袖不错,孛儿帖要叫彩袖吗?” 阮宁摇了摇头,“她那么刚毅的女子,彩袖怎么配得上她?” 阮宁用笔圈住了“玉钟”两字,“品性如玉,气势如钟。在诗词里,这玉钟是珍贵的酒杯。这个名字才配她。” 古儿别剌跃跃欲试地看着阮宁,“那奴婢呢?什么名字配奴婢?” 阮宁看了她一眼,抬手圈住了“楼心月”三个字。 “楼心之月,明亮高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