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安出了公司,赶到基金会问何书瑶道:“怎么回事,好好的做慈善,也会遇到麻烦?” 何书瑶苦笑道:“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导致了现在有些项目推进不下去。” 听她说了下事情的缘由,赵安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安源基金先期选了10个试点,准备为落后的乡村修建教学楼, 完善他们的基础教育设施,保证教育工作的质量。 这样既积累一些经验,也能做点实事。 因为审批的手续下来的太晚,所以没办法为这些贫困乡村的学子代缴一些费用, 不过基金会也做了些补救措施,比如捐赠图书啊,给小朋友们买新书包啊之类的, 总之就是一系列的毫无保留且不图回报的花钱计划。 至于为留守儿童培养代管监护人,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基金会的人也会谨慎运作。 但是捐赠的时候,在滇省的一个山村,却遇到了麻烦, 在滇省一个偏远贫困的小山村,它的名字叫祥林村, 村里有一所小学,教师却只有一个从金陵过去的支教老师。 就是这个支教老师,死活不肯接受基金会的捐赠,导致去援助祥林村的那一个工作队,没办法继续展开工作。 赵安皱眉道:“按理说我们的捐赠,大量的好处都会全部落实到孩子们手上, 无论是兴建的教学楼,还是其他的物资,都会让那里的孩子得到最大的实惠, 这个支教老师,怎么会拒绝呢?” 何书瑶苦笑道:“赵总说的,我们也原原本本的跟他说过了,但对方说,这就是他拒绝的理由!” 还有这种理由?赵安就感觉奇怪道:“这是多好的事啊,怎么会成为他拒绝的理由呢?” “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何书瑶道:“若是捐赠一次两次, 确实能给孩子们带来超乎想象的实惠,但孩子们会怎么想呢? 他们就会知道,只要有人捐赠,就能得到好的东西,只要继续卖惨,就能得到更多的援助, 这对孩子们的未来人格的塑造,会造成很糟糕的影响。” 赵安沉吟道:“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说明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到位, 做慈善不是光撒钱就能达到目的,但他的言论,也有诡辩的部分, 这个我们回头深入研究一下,理事长在吧?” “理事长她,”何书瑶迟疑道:“理事长亲自带队下基层了。” “胡闹!”赵安恼火道:“那是我未来丈母娘,你们怎么让她亲自去做基层的工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