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商贾“进”-《秦农》
第(2/3)页
张鹏也不理他,走到案边垫了软垫的席子上,舒舒服服的跪坐下来。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对“进”说道:“进兄,俺上次和你说的事情,不知汝可想好是否愿意?”
听到这话,仿佛是贴在进脸上的笑容就像是被捅破的面具,看得出他内心颇为挣扎。既然笑不出来,商贾索性收起职业性的笑容,压低了声音说道:“敢言上吏,麦子的生意,俺怕是做不了。”
“这有什么好怕的?不过是问问你敢不敢承担风险投钱罢了。你们的钱放出去借贷,难倒就毫无风险么?”张鹏有些不屑的答道。
进听了这话,忍不住苦笑起来。粮肆的确有些闲钱在外面放贷,虽然是打擦边球,可民不举官不纠,是没什么大问题的。谁还没有个要借钱的时候,不光粮肆是这般做法,其他的商贾都一样。
现在的商贾不管做什么生意,收入来源的大头往往不是经营收入,而是靠放贷。中国最早的放贷业务和货币兑换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早些年很多国家的君主为了打仗也要向商人借高利贷!
张鹏曾在主持冬种之时给进写过一封信,他向进描述了小麦可以制作成的种种美味。进被说的心里痒痒,事后好不容易收了心思,冷静下来反思,才觉得自己不能再胡思乱想。冬种靠不靠谱还不知道,可张鹏的种种疯狂想法,总让他觉得放心不下。
但此时又听张鹏用理所应当的语气继续说起“疯话”,进又觉得心里头的想法不由得松动了。
张鹏也看出了进的动摇,他继续率直的说道:“你有资金,我有技术,此事吾等尽可以摊开了谈。尔若觉得我赚钱的路子可靠,信了我的技术,就把钱投入到我经营的买卖当中······”
“别讲了。”进的声音几乎是哀求。
见张鹏并没有继续讲下去,进用力摇了摇脑袋,仿佛是想把张鹏的话从脑袋里面甩出去。镇定了情绪,进说道:“上吏。你若是要借钱,就说。别的话什么都别讲了。”
张鹏也没有再说下去,他把话题转回到当下的事情上,“我此次找你有三件事。第一件事,自然是让你参与麦子的生意。第二件事,如果买卖做得大,钱上来往要存在你家。第三件事,你给我看看有没有谁的河船要卖。要什么样的船,我已经写了个大概的计划。”
说完,张鹏把一块麻布递给进。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就制造舟楫。早在商代就出现帆船运输,并且当时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