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有惊无险-《帝国争霸》


    第(1/3)页

    东望洋某海域,第51特混舰队旗舰“尼兹”号。

    在那架只有1台动机还在正常工作的F-14B停下来的时候,守在斜角甲板前端的消防人员立即冲了上去。

    转眼之间,战斗机就被几十具灭火器喷出的泡沫覆盖了。

    因为正值回收高峰时间,飞行甲板上停满返航的舰载机,所以没法动用消防车。

    所幸的是,火势并不大,很快就得到控制。

    就在开始,准确说是大约1个多小时之前。为了把那架突然出现,正朝着舰队飞来的反潜巡逻机拦截下来,这架第113大队的F-14B紧急起飞,以冲刺度飞行上千千米,然后使用aIm-54B“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把那架仍然在低空飞行,觉得能瞒天过海的巡逻机打了下来。

    这是很典型的防空截击行动,没有多少可说的地方。

    关键就是,那架F-14B已经在今天出动了2次,还在昨天出动了3次,期间一直没有来得及进行检修维护。不止是因为勤务人员忙不过来,还因为机库被备用舰载机,以及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占满了。

    受此限制,每次只能送2架舰载机去机库的检修区,维护作业效率仅仅为正常状态下的三分之一。

    结果就是,过一半的F-14B没法获得必要的维护。

    在完成了截击行动,返回舰队的途中,那架F-14B的2号动机出了故障。虽然特混舰队指挥官,“尼兹”号舰长,负责航空作战的军官都下达了命令,要求飞行员跳伞逃生,避免对航母构成威胁,但是飞行员没有放弃,把这架只剩下1台动机的战斗机飞了回来,还降落到航母上。

    非常勇敢,全身上下都是大无畏精神。

    只是,在斯塔克的眼里,此举却非常愚蠢。

    飞行甲板上面停着几十架舰载机,而且很多挂着没来得及卸下的导弹,在起飞区的战斗机更加是整装待,不但携带了空空导弹,还装满燃油。只需要一个意外,这几十架舰载机就会在转瞬之间变成几十枚重磅炸弹。

    因为着舰事故导致航母受损,那可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只是梁夏海军就生了上百起事故,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就是一架重型攻击机在着舰的时候,因为飞行员产生视觉误差,没能及时现着舰的航道已经严重偏低,结果直接撞上航母飞行甲板的尾端,舰载机的碎片横扫了半个飞行甲板,泄漏了数吨航空燃料。到最后,该事故导致近3oo名官兵伤亡,2o多架舰载机烧毁,直接损失过了5亿金元。

    其实,纽兰海军也生过类似的事故,只是没这么严重。

    和平时期,那只是事故。

    战争时期,那就有可能是一场惨败的开始!

    跟航母比,一架舰载战斗机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完成这次作战任务,“尼兹”号额外搭载了一个重型战斗机大队,舰载机的数量增加到了112架。

    也就是说,哪怕因为事故损失1架F-14B,也还多了19架!

    额外搭载2o架重型战斗机,那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纽兰海军,总共就只有6艘航母,而且“肯尼”号的状态一直不太好,真正能够动用的只有5艘。

    对手,强大的梁夏海军,拥有15艘现役航母!

    关键还有,梁夏海军还有2o多艘封存的大型航母,此外还有数百处海外军事基地,只是大型军港就有几十座。

    要战胜这个强大的对手,就得把每一支作战部队的战斗力挥到极致。

    毫无疑问,主要就是3艘“尼兹”级级航母。

    这3艘航母就是纽兰海军的支柱,只不过,远远算不上完美。

    虽然“尼兹”级的“血统”很正,其前身就是设计接近完美的“纽兰”级,而且通过扩大排水量,解决了“纽兰”级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完美”其实是相对概念,会随时间而褪色。

    “尼兹”级面临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设计阶段,因为F-14还没服役,甚至还没有正式立项,纽兰海军当时还在指望跟空军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也就是F-111a的舰载型,所以海军对“尼兹”级提出的要求,仍然针对F-4这样的第三代舰载机。

    按当时的要求,搭载一个有92架到96架作战飞机的舰载机联队,机库至少能容纳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有了数量,以及针对的主要机型,也就能够确定机库的尺寸。

    在设计航母的时候,其实就是先根据载机要求确定机库的尺寸,再由机库的大小来决定航母的尺寸与排水量。

    结果就是,等到“尼兹”号开工建造,而且第一批3艘的设计方案敲定后,纽兰海军才猛然现,如果用F-14替换F-4,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一支舰载机联队里面三分之二的作战飞机放进机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