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篇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节度使制度,并且考生也写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祀看完后,将文章递给礼部尚书,让他看一遍。 “好文章!” 礼部尚书快速扫了眼,微微点头。 文章的主旨核心,一直都围绕着陛下所给的‘节度使’提示,并且,整篇文章之中,考生的观点并非纸上谈兵,非常具体实际意义... 若是往届科举,这篇文章,当为状元。 只不过,礼部尚书偷偷瞄了眼皇帝,试探问道:“陛下觉得如何?” 李祀微微摇头:“文章倒写的不错,可是缺少一种杀伐果断!” “但也算难得了。” “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啊?” 李祀望向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躬身道:“启禀陛下,考生名为陈河。” 李祀继续翻看着一篇文章。 十位考生,既然能通过解试省试,当然满腹经纶,李祀大致扫了眼,虽然谈不上极好,可也不算太差。 只是,当李祀看到第八篇文章之时,眉头微微一皱。 第八篇文章的题目为:节度使制度,大唐之幸! 然后,整篇文章都是在吹捧节度使制度的如何优越。 李祀不动声色的将这篇文章的排名划到第十。 随后,李祀望向最后一篇文章。 李祀看到文章的题目时,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节度使制度,该废!” 这篇文章的字体苍劲有力,字体间虽有凌乱,可段落之间,极为工整,让人看得十分舒服。 李祀快速看着这篇文章。 文章的主旨是节度使制度的废留问题。 该位考生从太宗皇帝开始,以民生、经济、政治为例,详细剖析了节度使制度对大唐的影响。 最后,文章的主题跃然纸上。 节度使制度,虽能镇守边疆,抵御异族,但于大唐统治百害而无一利。 节度使制度,该废! 从这篇文章之中,李祀仿佛能看到,一位年轻的士子,煮酒论英雄,笑谈天下大势。 李祀看完了这篇文章,随口问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啊?” 礼部尚书立即回答道:“回禀陛下,文章的考生名为王牧,乃岭南那边的才子,省试成绩,他是第一...” “王牧?” 李祀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科举省试文章中,一篇‘家事国事天下事’,让李祀有些侧目。 李祀看完了所有文章,心里开始比较起来。 他要从这十篇文章之中,选出状元、榜眼、探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