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隋逍遥王》
第(2/3)页
陈元点点头,难怪宋家在岭南拥有如此之高的威望,整个岭南的百姓心之所向,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
不过幸亏宋家没有争霸的雄心,如若不然,以宋家的威望,加上手握重兵,隋炀帝一死,自立为王,与群雄争霸,他李世民能不能得天下,还真是未知数。
要知道镇南侯宋圣杰那可是真正的将门之后,这也是当初隋文帝招降时许下各种条件的原因,
宋家世居岭南,祖上则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手下大将。
统领大军先后消灭南燕、后秦以及大破北魏之战,功勋卓著。
公元420年,刘裕定都建康,国号宋。
于是宋家祖上率军前往岭南,收复百越各族,而后镇守岭南,从此定居此地。
而当代家主宋圣杰,智勇双全,无论是兵法谋略还是统帅能力,堪称一绝,这也是当初隋文帝许下重诺招降的原因。
守卫岭南之地数十年,威名远扬,使得边疆蛮夷心生胆寒。
一生征战,未尝败绩,他若是真想争天下,跟李唐硬杠起来,即便打不赢,那么实行南北对持,坐享半壁江山也不是难事。
“大哥,不知岭南一共逃过来多少难民?”陈元问道。
“目前已达八百余人,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这才是他担心的问题,要是只有八百来人的话,何必这么烦恼啊。
可问题是,还在不断的增加,最终能逃过来多少难民是个未知数。
所以身为岭南的主政者,必须要提前想好对策。
上报朝廷肯定是不能的,这批难民要是被朝廷抓回去,只有死路一条。
按照宋家的行事作风,这种事是做不出来的。
这也就幸亏在岭南,宋家有资格这样做,换做任何郡县,谁敢隐瞒不报?
“其实这事并不难解决,大哥所担心的无非就是义仓粮食不够,那么好办,只要大哥下令,凡是逃过来的难民,都给予一定的耕地,让他们实行自给自足不就解决了。”
据陈元所知,隋朝主要实行的是均田制,其次是租调制。
说白了,就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有些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而有些土地在其死后还给朝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