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战国之东帝》
第(3/3)页
但是为什么我不写死,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没人杀,因为他是齐王地,是齐国的君王。齐国人不愿冒着被新君报复的风险杀人,而其他国家也不敢冒着得罪齐国的风险杀人。
就好比历史上齐王地在卫国的事情一样,他在卫国把卫国君臣全得罪到了极点,连半截入土已经在等死的卫嗣君都怒了,暴怒的卫人直接拿起武器攻击了在卫宫的齐王地,就这,齐王地从卫国都城濮阳跑出来了。
因为卫国不敢杀。
而且,就算齐国亡了,弑杀一国之君,都是风险极高的事情。
就好比宋王偃,这个宋国亡国之君,比齐王地还坑,坑死忠于自己的相国,坑死自己的儿子孙子,又把宋国坑完了。
就这,宋王偃跑到魏国也没被杀,而是在痛苦绝望中老死的。
所以,田冀不可能冒着弑父的风险杀齐王地,齐国人也不会冒着灭族的风险杀齐王地,其他国家也不会干这种担恶名还没好处的事。
说完第一卷,现在再说一下本书的成绩。
简单一句话,这本书已经扑了。
扑的原因也很简单,我错误的估计了书友的承受能力,第一卷太压抑了。
而压抑的原因,就在于我想的太多,推算的太多,追求合理,尽可能的减少漏洞。
同样,这样做的后果,也显得本书很水。
就好比田巴游说秦国哪一段,前面刚成功,后面就变了。
许多书友都说水,其实我发出来之前,也曾考虑过直接写游说失败。
但是,这样一写,魏冉的行为就跟他秦相的身份矛盾,同样也与当时的形式矛盾,因为齐国虽然虚弱,但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料到齐国出现雪崩的情况。魏冉一开始就如此贪婪,是不符合现实的,所以才有了一段,魏冉贪婪天子威风,被齐国说服。
而之后魏冉食言,正是因为燕军的节节胜利滋长了他的野心,让他看到了做一个真正诸侯王的野心。
这也是历史上秦国在齐国战败后好长一段时间没反应,然后魏冉突然萌生了自己要做诸侯王的的原因,因为乐毅在齐国的攻势太顺了。
最后,既然本书已经扑了,会太监吗?
不会的,我会写下去了。
明天继续发第二卷:《复国之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