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打还是不打?-《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3)页
本来在幽州就没多少底蕴的袁熙,明知道自己的老婆都落到别人的手里,却窝囊得连个屁都不敢放,就率领手中所有能统御的兵马,共计三万大军,带着金银珠宝等财物,以及大量粮草向北逃窜,打算听从袁尚的建议,投奔乌桓。
一向愚蠢的袁尚,这一次倒是在最为难的时刻,自己替自己下了一步好棋。
通常来说,乌桓远在北方,脱离汉土,按理说曹操的势力再大,手也伸不到那么远。
可以说,只要袁尚能成功抵达乌桓山的地界,应该就能成功摆脱曹操的“魔爪”了。
针对此事,曹操更是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将谋士将军们齐聚一堂,在富丽堂皇的大殿偏厅内,与众人商议。
只是这一次,从会议的一开始,所有发言之人,都是怀着一个共同方向:坚决反对向北出兵,远征乌桓。
“主公,乌桓山据幽州疆土过远,如今青、幽、并、冀四大州郡已尽落入主公之手,袁熙、袁尚虽已远遁未灭,却也只是苟延残喘奄奄待毙,又何必为了灭掉这两个永远不可能再死灰复燃的敌人,而冒着巨大的风险出兵呢?”
荀攸见曹操始终拿不定主意,便再次梳理言辞,陈述其中利害。
“是啊!主公!既然他们已经夹着尾巴滚出了我大汉疆土,又何必再去理会他们呢?不如放任他们自生自灭,好生整治稳定河北各州郡的局面吧!”
程昱也表示赞同荀攸的意见。
其他将军们,也纷纷附和着二人的言论,都不同意出兵。
其实这也难怪,攻打乌桓路途遥远,以汉末这一时代的技术局限性,注定这场战争一旦开打,曹军会面对各种数之不尽的巨大难题。
若是有巨大的回报,将军们也不放就同意放手大干一场。
可是,已经式微的袁尚、袁熙二人,根本不值得曹军为此大动干戈,风险巨大,回报甚小,这样的赌局,任谁都不会愿意参与的。
但就在所有人都保持着同一个声音时,郭嘉上前一步,发表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主公,属下赞同出征乌桓,而且应当趁此机会,将乌桓与袁氏兄弟一起剿灭!”
郭嘉这简短的一句话,顿时引起了巨大的波动。
在场之人,无不知郭嘉的态度在曹操心中占据着多大的分量,仅他一人的话,就足以扭转曹操的决定。
“军师祭酒,如此恐怕不妥吧?”
荀攸这次直接站出来与郭嘉进行对立。
换做平时,他可以对郭嘉忍让,但唯独这种决定曹氏集团身死存亡的大事,他坚决不肯退让。
这时候,曹操自然情不自禁地将目光转移到楚云的身上。
而楚云这一次还真就犯了难。
了解历史的他,知道最后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将整个乌桓和袁氏兄弟一并灭掉。
从结果上看,郭嘉的建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正确决定。
但这一次,楚云真的不这么想。
因为曹操在征讨乌桓的道路上,实在是太过凶险,可以说如果不是曹操运气好,又有张辽这良将力挽狂澜,曹操不但会折在中途,很可能整个曹军辛苦积攒多年的家底,都会在这场战斗之中,完全断送。
一想到这些,楚云这七上八下的心,就不知该如何决断才好。
可曹操就偏偏将目光落在楚云的身上,大有期待楚云表明立场的意思。
楚云思来想去,觉得此事必须慎重再三,只好叹息道:“叔父,此事事关重大,即使要决定,也不必急于一时。”
楚云的意思很明显,是这事他也一时拿不定注意,而且以袁尚、袁熙俩兄弟逃亡速度上看,现在想要赶在他们逃到五环山之前把他们追赶拦截上,显然是不可能了,倒不如多花点时间计划一下,无论最后如何决定,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