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宁府。 宁远与宁合雍对坐。 父子二人许久没有唠家常了,倒是在这特殊的夜里,二人都清闲下来。 对酌一杯后,宁远笑问道:“父亲明日出征?” 宁合雍点头:“率领两卫。” 大约一万二千余人。 对于老爹出征驰援宣府,宁远半点不意外。 这里面有一定的利害关系。 上阵父子兵嘛。 他赈济宣府灾民一事若是办不好,就会给边军带来极大的压力,自然的,也会给驰援大军带来重重困难。 等若是将他于老爹捆绑在一起。 “那么,祝老爹马到功成。”宁远提杯。 “功成个屁啊。” 宁合雍苦笑,有些感慨似的道:“吾儿,你干的一件件大事,爹都看在眼里,爹,很欣慰啊,唯独美中不足的是……” 宁远急忙阻拦:“停停停,老爹,儿子累了,明日还要早早出发呢……” 宁合雍却是自顾自般道:“美中不足的是,咱宁家,还没个后啊,这事,吾儿,你务必要抓紧……” 宁远顿时一阵汗颜,匆匆灌了杯酒后,起身离开了。 翌日。 宁远带上百余火铳骑兵,自东门出发。 随行的,还有从太子朱厚照哪里借来的太监张永,以及刚悟道不久的王守仁。 这二人必不可少。 有太监好办事,甚至在某些时候,张永的存在,都比他这个监察使管用。 至于王守仁,且不说智慧谋略,便是单纯就武力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合格的保镖,一个打四五个手到擒来耳。 快马轻骑,一路朝着西北而去。 紧接着,朝廷之上,无数道目光皆是看了过去。 那宁远,终于是出去赈灾了。 “本官很好奇,那小子拿什么赈灾呢?”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宣府无粮,有银子也买不到,他用个屁赈灾!” “即便从京城运米粮过去,最快也要四五日的时间,不出意外,那小子提前抵达宣府,怕是要两眼一摸黑吧?” “有意思,有意思喽。” 一些人笑了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