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杨国公官身论-《大宋就应该豪横》
第(3/3)页
说完这话又看了白时中一眼:“蒙亨啊,这以后的吏部考绩,可以用这个做对比,看官员的执行力如何,同样,你们吏部要做细,做好,做实,在考绩上,你可以和皇城司戴宗多交流一下。”
能和戴宗结交,白时中是乐意的,这皇城司一直以来就像是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一把利刃,能和人家的一把手成为朋友,这特么换了谁都是乐意的啊。
不过杨浩说的事情,他还是会放在心上的,要不然脸疼,牙也容易没了。
这话里的一些意思他是听明白了,人家没说不让他敛财,也没说不让你谋私利,但关键是你得做事,要做出能令国公爷满意的政绩来才行。
杨浩在说这些的时候,宋江等人恨不得用笔记录下来,欧阳澈和陈东那是完全在死记硬背,留着回去消化这里面的意思。
到是白时中很聪明的低声询问道:“国公爷,卑职以为,应当将您的教诲通传各地官员,要让他们也学习到国公爷的教诲才是。”
他这话刚落,秦桧就后悔了,他也想到了,可惜被这个白时中抢先了,也起身说道:“国公爷,卑职以为太学生也应该学习这份教诲,毕竟太学生都是日后的朝堂官员。”
“嗯。”杨浩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你二人的想法都不错,不过要加上一点,程夫子曾说,格物致知,不要总是在想着理论方面的事情,更要实事求是,以实践精神为主,杜绝懒惰,用心做事。”
“卑职谨遵国公爷教诲。”
说完这些,杨浩才再次看向李纲:“伯纪啊,三司陈旧的案牍过多,牵涉的方面也太多,上元节后,要清理所有沉积的事物,清点出国库各方面的实际库存,对于那些子虚乌有的,或者是沉积腐烂的,依实际数据上报官家。”
其实在封建时代里,像六部里,下面分设的小部门很多,各个管理一摊,只是官僚主义下,协调上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官僚主义是最不可取的风气,比方说禁军所用的甲胄,明明打造出来了,库存中有,却不注重保养,最终成了腐烂之物,管理者都知道,就是不上报,每次盘点都会将其算在内,这算什么?
三司这么多年里,这些沉积的东西多了去了,每年都会拨款对专项进行购置,最后这钱呢?落到会的腰包里了。
“上元节后,该查抄的查抄,该斩首的斩首吧,也该是个了结了。”
三司的贪腐太大了,大到没人敢求情的地步,但事情总该有个了结的,杨浩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这一天,众人都在杨浩府上饮宴,这是必须的,要彰显小团体的亲密关系,哪怕这里有尚书大人,也有陈东这样的小官,那又如何?跟着杨浩混过的都知道,但凡被杨国公接纳了的,日后都会飞黄腾达,看看现在这四位尚书大人吧。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想到这些,林文清就更加坚定了信念,觉得自己的未来也会如这些人一样的辉煌。
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就连杨浩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天的谈话,却被后世一直流传着,史称‘杨国公官身论’。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谈话,这些原本不会怎么样的人,成了被人敬仰的官身改制的先驱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