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机会就在眼前,要不要抓住? 按理说,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伯乐就是天下至尊的皇帝陛下。得遇明君,是无数臣子梦寐以求的幸运。 可是他很清楚,这条路充满荆棘,不是那么好走的。 大汉积弊甚深,中兴谈何容易? 击退李傕、郭汜等人容易,革除积弊千难万难。古往今来,变法者不论成败,大多不得善终。吴起、商鞅,都是前车之鉴。 贾诩一时出神。 众人茫然,不知所措,气氛有些尴尬。 刘协也有些紧张起来。 是不是太心急了? 以贾诩的聪明,就算猜不到全部,也能清楚形势的复杂和艰难。而以他那能苟则苟的老乌龟属性,会不会因此被吓退,索性脖子一缩,一苟到底? 刘协转头看看段煨。 段煨会意,沉下脸,威严地咳嗽一声。“文和,陛下面前,不得无礼。” 贾诩一惊,回过神来,连忙上前施礼。“臣一时有所思,君前失礼,还请陛下治罪。” “哦?”刘协顺势挽着贾诩的手臂,缓步向前。“不如贾君说说所思为何,朕再决定是否治罪。” “臣所思者,乃贾谊、董仲舒、刘向、桓谭四人。” 刘协一时没听懂,这四人……有什么联系吗? 不过他想到了另一个似曾相识的套路。历史上,曹操问计时,贾诩就玩出这样的套路,以袁绍、刘表的例子劝阻曹操废长立嫡。 历史虽然还没有发生,但避免正面回答,喜欢旁敲侧击的基因却藏在贾诩的骨髓里。 根据这个套路去推测,刘协很快明白了贾诩的言外之意。 这四人至少有两个共同点:都是汉代儒学发展的重要推手,都不得好死。 因此,大致可以推断,贾诩想苟怕死的基因正在发挥作用。 不过没关系,朕早有准备,不会给你苟的机会,一定会将你逼上朕的贼船。 “贾君之贾,与贾谊之贾,是同一个贾吗?” “故老传说如此,只是并无实据。”贾诩淡淡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