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你贾氏在武威几代人了?” 贾诩略作沉吟。“约有七八之数。” “祖茔累累几何?” “列代先人,约有百数。” “段公当年大杀西方,若朝廷弃凉,凉州沦为羌人牧马之地,段氏祖茔自然不能幸免,贾君先祖百余坟茔会不会也被殃及?” 贾诩一愣,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陛下有意弃凉?” 刘协摇摇头。“朕若欲弃凉,又何必来见贾君?可是大汉危如累卵,能支持几年,实在不好说。一旦大汉火尽,山东有了新帝,弃不弃凉,贾君能预知否?” 贾诩脸色再变。 他与段煨等人不同,他对朝廷的弃凉之议了解甚深。 本朝自光武以来,屡有弃凉之议,上升到朝议的就有五次,私下里的议论数不胜数,而主要倡议者大多是关东人。 关东人欺凌凉州人,逼反了凉州汉羌,然后又将凉州当作累赘,欲弃之而后快。如果不是马援、虞诩等人力争,又有以凉州三明为代表的凉州将士奋战在平定羌乱的第一线,维持着凉州的稳定,凉州早就沦为化外之地。 如果大汉亡了,关东最有可能称帝的就是袁绍。 袁绍是关东士大夫的代表,一向鄙视凉州人,弃凉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一旦朝廷弃凉,就不仅仅祖茔为人残破的事了,所有的人凉州人——包括他贾诩在内——都会成为蛮夷,别想在新朝立足,王允杀尽凉州人的未竟遗愿倒有可能成为现实。 无路可退。 贾诩忍不住一声哀叹。 天下之大,竟无我贾诩立锥之地。 贾诩微微转头,看着刘协似笑非笑的脸,脸颊不禁抽了抽,竟有一种莫名的陌生感。 眼前的天子眉眼一如从前,眼中的神色却大不相同。 如果说从前的天子是奋力求生的幼龙,尊贵而弱小,眼前的天子则是生出了爪牙的蛟龙,眼中充满俯视天下的威严、看透一切的智慧,让人不敢直视。 “陛下……”贾诩迅速做出了决定。“臣以为,凉州不弃,大汉不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