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以前之所以瞒着此事,是担心吴明脑子一热拉着他去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如今一切步入正轨,徐多艺便没了顾虑,就算去开启大航海也没有问题。 然而出乎徐多艺意料的是,吴明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只想尽快把他的窍穴武学弄出来。 有了木道人等一众高手的加盟,吴明那边的科研速度大幅提升,只不过有点费外族人。 坐镇京城之后,从东瀛运实验体过来就有点麻烦了,于是吴明他们便打上了草原游牧民族的主意。 在他们研究突飞猛进的背后,却是外族人的皑皑白骨、尸横遍野。 徐多艺对此不仅没什么意见,反而十分支持。 这般既有助于科研,又有利于华夏,一举两得之事,他又岂能不支持呢。 吴明暂时没兴趣出海,宫九作为皇帝更不可能冒险,所以最终出海的是朝廷派出的数只船队。 他们拿着徐多艺绘制出的简易世界地图,踏上了寻找各类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旅途,土豆、地瓜、橡胶,这三样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这些东西还没有弄回来,大明的粮食产量却已经有了显著提升。 徐多艺固然不懂得种地,但是他懂得弄肥料啊。 在他这位化学专家亲自动手下,虽说没有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肥,却有了一些替代性的产品。 用上徐多艺搞出的肥料之后,庄稼的产量确实有了不小的提高。 而且,徐多艺还召集了全国的农业专家,用他脑袋里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汇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搞出来一本适合当代农民使用的小册子。 有了科学的指导之后,种地这件事本身似乎都变得轻松了一些。 如此风调雨顺,徐多艺便顺理成章地坐到了内阁首辅之位,宫九似乎对他无比放心,大权尽数下放。 甚至可以说除了皇帝的称号之外,徐多艺与皇帝也无甚分别。 不过徐多艺并没有谋朝篡位之心,他只想为百姓多做实事的同时,尽全力打压刺绣产业。 所以在有了农业之基之后,徐多艺便开始着手工业革命。 徐多艺推出的第一款机器不是别的,正是珍妮纺织机,不过在这个时空,应该叫做薛冰纺织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