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多艺本想厚颜无耻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然而他此时身为首辅,为一个纺织机冠名有些跌份,索性就用了薛冰的名字。 薛冰对此倒是很高兴,殊不知徐多艺的小小恶趣味,因为珍妮纺织机原本就是以其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女儿的名字命名的。 当日,薛冰虽然因为徐多艺瞒着她谋反一事,很是不开心,但是最终还是选择重归于好。 徐多艺入朝为官之后,两人便正式拜堂成亲。 如今薛冰已为徐多艺产下一子一女,两人儿女双全,日子倒也幸福美满。 只是不知道,徐多艺能否养出个小阁老来。 徐多艺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他还是一心推行着他的工业革命。 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家庭纺织业一时间哀鸿遍野。 徐多艺知道这是工业革命的必要代价,除了颁布保护这些家庭的一些政令之外,引导剩余劳动力进入其他产业之外,他亦无能为力。 树挪死,人挪活,倘若不能在这个滚滚向前的时代中努力寻求变化,那么被前进的车轮所碾压也是他们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把整个纺织行业“祸害”完后,徐多艺终于对刺绣行业下手了,他推出了人力缝纫机! 徐多艺小的时候在老辈人家里见过缝纫机这种机器,它的使用看上去似乎并不复杂,脚下踩动踏板,上面的针就会根据踩动的速度落下。 尽管在使用上似乎并不难,但是在研发和制造上着实让徐多艺下了一番功夫。 缝纫机的核心是线圈缝合系统,徐多艺不识其中原理,自然走了不少歪路,还好他身边有一群成熟的工匠,最终才将这种缝纫机制造了出来。 在缝纫机出世以后,徐多艺便开始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让人暗中为其造势。 人大抵都是喜新厌旧的,更何况机器造物在此时便代表了先进。 无论是追求先进,还是为了拍徐多艺的马屁。一时间机器制造的衣服完全碾压了手工制品。 既然用缝纫机做衣服,速度又快,价格又高,谁又会去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手工织品呢? 徐多艺的计划初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