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身边都是机会,看你怎么折腾-《超值金版-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


    第(1/3)页

    第8章    身边都是机会,看你怎么折腾

    每一个怀揣致富想法的人,都应当创立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留心隐藏在身边的好项目和好机会,加上你个人的智慧和胆识,就能从中折腾出财路。

    本章告诉大家的,正是发现身边商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比别人快一步,就有机会赢

    成功需要机会,这是个真理。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无不是把握机会的好手,甚至有的企业家说“也许你现在一无所有,但只要抓住一次机遇,就会从此翻身。”

    的确,一次良好的机会,可以省去你很多年的奋斗时间。

    那么,如何才能抓住赚钱的机遇呢?

    核心的一个字就是:快。

    好机会始终是那么少,如果你没有敏锐发现机会的眼光,又缺少把握机会的速度,如何能够脱颖而出、赢得财富呢?

    抱怨自己没有机遇的人,永远是错误的。

    理论上,每个人都会邂逅各种各样的机遇,只不过有的人看见了、抓住了,有的人看不到或者视而不见。

    机会实在是稍纵即逝,突然间出现而又转眼间消失。

    当一个崭新的商机出现于人们视野中,有的人还在观望、徘徊和研究,有的人已经开始干起来了。

    抢先占得商机,你也就抢得了市场的制高点。

    霍英东看到军事物资的航运市场,才有了今天的英东集团;杨致远看到了网络市场的潜力,才有了今天的雅虎。

    他们行动的速度之快,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现实生活中,常听人感慨说“市场不好”“买卖难做”,实际上,只有不成功的经营者,而不存在不好做的市场。

    特别在现阶段,各种大大小小的新商品层出不穷,并且供需各异,使得新市场总会不断涌现。

    人们的需求变化,给每一个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谁能够快速适应这一要求,抓住生活“缝隙”中的空白点,谁就能够捕捉到新商机。

    有一半把握的时候,你就要开始去做了,因为十全十美的准备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绝不缺乏商机,缺乏的只是发现商机的眼光和快速行动的决策。

    创业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三到”,即眼到、心到和手到。

    “眼到”,是指创业者眼光和眼力要到位,创业前要有一双“黄金眼”,既能够认清自身的能力,又能把眼光迅速瞄准和锁定适合自己的行业和项目,找到自己的创富点;“心到”,是指创业者要将创业前的心态调整到位,毕竟机会不等人,想好后快速做出决定,切忌拖拖拉拉、犹犹豫豫;“手到”,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创业者的手要勤、干劲要足,但要避免眼高手低。

    唯有做好“三到”,你才有可能创富成功。

    这正如张文荣的经历一样:从离开故乡走南闯北跑业务,到如今做出了“电缆王”,他的每一步都是靠着自己的折腾和“快别人一步”的行动得来的。

    第一桶金,是张文荣率先抓住改革开放初期的“新潮服装热”,一个人从广东等地折腾梦特娇t恤到温州,很快为自己赢得20多万元的纯利,这也是他做成的第一笔大买卖。

    后来,张文荣又跑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发现当地日本摩托的售价比浙江、福建等地的价钱便宜很多,便急忙调动全部资金在当地买下300部摩托车运往南方销售,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赚了100万元。

    不久,张文荣又南下上海寻觅机会,他发现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口物资的流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比如上海国有工业企业有大量的铜材作为废料堆积,而温州企业却由于缺乏工业原材料而无法开工。

    张文荣看准这一商机,从上海低价收购废铜运往温州出售,又一次以较快速度增加了他的财富积累。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提速,这使得电缆的需求量大增,张文荣马上寻求上海电缆厂作为合作伙伴,成立了“上海电缆厂亚龙公司”,这也算是上海第一家民营企业与国有大企业合资的先例了。

    此后,张文荣相继建立了电器厂、灯具厂,公司的产品进入了浦东国际机场、市污水处理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

    1997年,张文荣再一次快吃“螃蟹”,成功兼并了浦东电缆厂。

    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浦东电缆厂扭亏为盈,年产值超过两亿元。

    想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思想上不能太保守,观念和行动上更要快!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其实观念和行动上的迅速才是最重要的。

    许多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穷困一生,而一字不识的文盲照样能身价过亿,原因何在?

    不就是他们脑瓜子灵活,观念和行动上比别人更快吗!我们渴望成功,更渴望能够迅速成功,这就需要我们想法上要寻求捷径,行动上不能犹豫。

    寻求捷径,不是低级的占小便宜和投机取巧,而要凡事想到用最实用的思路实现最快捷的赚钱结果,从而在“快鱼吃慢鱼”的商业潮流里如鱼得水。

    犹太人常说:“要在两列火车擦肩而过时做交易。”

    这当然是个比喻,但是如此高难度的要求,恰恰体现了犹太人把握时机、以快制胜的商业理念。

    对于不同的人,把握时间的效能是不一样的:一个喜欢逛街的人,当然希望利用每一分钟去淘宝选货;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一定会全心全意地消磨时间;而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会利用可能的时间抓住一切商机,争取快速成交。

    在商业至上的时代,如果你不愿在短时间内致富,无论如何你都要被扣上“不合时宜”“不务正业”的帽子。

    “时间”是与“金钱”画等号的。

    趁着现在还年轻或者说不算太老,合理珍惜时间,进行创富是很重要的。

    做生意就要用金钱买时间,用智慧换效率,以最快的速度超过其他竞争者,这样你才能第一个把可能的商机做成“熟饭”。

    在“毫厘之差千机变”的商场上,如果你不能迅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就必然会损失惨重。

    在许多特定的情形下,有了机会你就得马上抓住,否则等你把详尽的计划和方案都拿出来时,机会早就消失得没影了。

    一个做事过于保守和仔细的人,难免会应对变化较为迟缓。

    讲究机会成本和速度的人,尽管行动中可能会出差错,但他决不会允许机会从身边溜走。

    这正应了苹果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话:“不去尝试可以避免失败,却没有机会成功。”

    投资行业里很推崇这样一句话:“先开枪,后瞄准。”

    这其实是创富行为中一种特殊的逻辑--得到较差的结果总比丧失机会要强!实在没有好机会,你可以按兵不动;但是当你觉得这个机会有六七成把握时,就别再无动于衷了。

    看准了,就赶紧行动、迅速做出决断,别等到黄花菜都凉了才动手。

    掌握有价值的信息,顺势而为

    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方面我们会对邮箱里大量的垃圾信息头疼,另一方面我们也从大量的有价信息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信息都可能是你成功的关键因素。

    市场在变化,信息在更新,昨天还畅销的产品,今天很可能就已经落伍。

    只有掌握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我们才能及时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不致落后。

    记得孙中山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这句话说的正是明晰信息和判断形势的重要性,不妨视作我们创业的指导思想。

    要想创业成功,就得多掌握各种有价信息,学会“明势而行,顺势而为”。

    事物发展是有其基本规律和趋势的,坐过船的人都知道,顺水行船要比逆水行舟快得多。

    同样,想要成就良机,你就得顺势而为,这样一来成功的几率才会大。

    顺势而为,往往事半功倍;逆势而行,总会事事不顺。

    玩过股票的人都知道,要想在股市中赚钱,战略上你要做对方向、认清形势,比如说大势向空时你偏做多,大势利多时你偏做空,你不赔钱谁赔钱?

    反过来说,只要创业时选对了方向,想不赚钱都很难。

    我们需要根据手上掌握的各种信息判断形势,大到国家政策的变化、世界经济的走向,小到某个具体市场的需求变化、发展形势,我们都要一一了解。

    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这是一项基本功课,大到政府部门的调整,小到家长里短、芝麻新闻,你都要知情和关注,预判其可能对你创业产生的影响。

    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对你的创业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对了方向,顺应国家鼓励的形势发展,你就能事半功倍,比如俞敏洪创立新东方外语学校,就是顺应了当时全国性的“英语热”“出国潮”的大势;反面的例子是国家已经出台政策、三令五申地对传销行业进行禁止和限制,你却偏要赶在这个时候进入,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

    要做到准确把握形势,我们需要多与人交流、多收集有价信息,改变闭门造项目的错误行为,这样才能很快找到赚钱的捷径,抢占先机。

    在云南的大理,就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年轻人,当村里人刚开始开山卖矿石的时候,他没有跟着干,而是打听到城里商人喜欢怪石这一可靠信息,专门从山上挑选奇形怪状的石头,卖给城里那些酷爱怪石的商人,赚了一笔钱,在村里盖上了二层小楼。

    后来,村里接到上面“禁止开山,只准种树”的政策,村民们便一窝蜂在山上栽种果树。

    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新鲜水果吸引各地的客商前来洽谈。

    就在人们种植果树喜获丰收之际,那个年轻人却在种植果树获利后,迅速将自家的果树卖掉,改种柳树。

    原来他打听到,来村里做生意的客商因为缺少水果筐而发愁。

    结果,年轻人栽种的柳树比种果树花费更少的时间和成本,编织出来的水果筐却因为市场供不应求而获利颇丰。

    古人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现实情况总在不断变化时,你只有掌握信息和预断形势,才能更好地先发制人、应对变化。

    下面的这个外国小伙子,其实跟云南的年轻人一样,都是聪明人--

    1850年,21岁的李维·施特劳斯,与朋友在酒吧里闲聊时无意中得到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美国西部发现了大片金矿。

    在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并确信无疑后,李维再也坐不住了,他与其他怀揣致富梦想的人们一起来到了旧金山淘金。

    但现实的情况却很糟糕:金子没看到多少,一望无际的荒原中到处都是淘金者和简陋的帐篷,李维发现自己迅速发财的梦想破灭了。

    不过,他并没有失望地离开,而是留了下来,寻找其他发财的门路。

    李维发挥了自己善于交流的强项,通过与很多人的闲聊,打听到可能的财路。

    在了解到这里的打工者缺少最基本的生活日用品后,李维用身上所有的钱开了一家销售日用百货的小商店,试图从那些淘金者身上淘出真正的财富。

    由于思路正确、顺应形势,李维的小商店生意十分兴旺。

    在赚得第一笔资金后,李维没有见好就收,而是花大笔钱购买帐篷,用来扩展业务。

    谁知道,这次由于信息有误,帆布帐篷的生意无人问津。

    这天,李维站在杂货店门口,主动询问路过的一位淘金工人说:“嘿,伙计,你是来买帆布帐篷的吧?”

    “抱歉,我可不需要什么帐篷,”淘金工人摇摇头,“我更需要一条结实耐磨的裤子!”

    “裤子?

    ……我怎么没想到!”

    李维若有所思、喃喃自语了半天,突然笑了出来,他走过去拉住那个工人的手兴奋地说:“伙计,真是多谢你的提醒。

    我就是要生产一种结实耐磨的裤子,到时候我可要第一个卖给你!”

    淘金工人也笑着说:“也许你可以用搭帐篷的帆布做成裤子,那样既结实又耐磨,说不定我真的会喜欢呢!”

    之后,李维与那位淘金工人聊了很久,留下了各自的联系地址。

    在经过一夜认真思考后,李维认定生产耐用的工装裤很符合目前的形势,将会满足众多淘金工人的需求,于是他找到了上次邂逅的那位淘金工,把他带到裁缝店,用帐篷上的帆布为他免费制作了一条裤子。

    淘金工穿上结实的帆布工装裤很是兴奋,逢人就讲这是“李维的裤子”。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李维裤”的名声打响了,人们纷纷前来询问和购买,李维当机立断,把剩余的帐篷帆布全部加工成了工装裤,结果迅速被抢购一空。

    发现“李维裤”如此受欢迎,李维审时度势,毅然放弃了杂货店的生意,用微薄的资金开办了“李维·施特劳斯公司”,以淘金工人为主要对象,大批量销售既结实又耐磨的“李维裤”。

    经过仔细的研究,李维在样式、面料和做工上改进了原来裤子的缺点,经过不断的改进与推广,世界上第一条“李维牛仔裤”终于诞生了。

    面对多变的形势,李维·施特劳斯没有固守原来的想法,而是通过积极了解信息,获得了有价值的灵感和信息,从一条裤子身上淘到了源源不断的“黄金”。

    有一句话说得好: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你不能因为有了完美的创业计划,就一定要去执行,还必须看清目前的形势,根据新情况和新变化,修正你的创业计划。

    不然,墨守成规、顽固不变,注定是会栽大跟头的。

    懂得“掌握信息,顺势而为”的人,纵使眼前没有机会,也会耐心捕捉各种有价信息,因为他们深知--创造商机远比等待商机更为重要。

    一个善于借势而为、创造商机的人,无疑会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发展良机。

    著名的“红色资本家”亚蒙·哈默,就是这样的人。

    作为俄国犹太人后裔的哈默,从小就崇拜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等一系列白手起家的优秀企业家,处处以这些成功者为榜样,打探各种获利的信息和渠道。

    16岁时,哈默从报纸的广告中,发现了一条有价信息:某个糖果商需要一个人为他开车送货,每天的酬金为20美元。

    恰巧前几天,哈默在百老汇大街上看到一辆双座敞篷的旧车准备拍卖。

    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经过哈默的一番琢磨,便成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他决定买下这辆旧车为糖果商送货。

    很快,哈默从哥哥哈里那里借钱买下了车,两周下来他不仅还清了哥哥的钱,还额外赚得了这辆汽车,做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单生意。

    这件事让哈默明白了掌握信息、放手去干的重要意义,也为他日后的一系列伟大商业壮举打下了基础。

    在就读哥伦比亚医学院期间,哈默果真干出了一件在所有美国人看来难以置信的举动--去刚刚成立的苏联进行商业访问。

    其实,哈默的这一举动也是有原因的,哈默的祖籍就在俄国,父亲还是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哈默此次前往苏联,一来是重归故土帮助饥寒交迫之中的苏联人民,二来他也想趁此机会看能否找到新的生财良机。

    哈默将父亲经营的药厂卖掉,花几百万美元买下了一座野战医院及其配套的药品、器材和救护车,领着一行人前往苏联。

    在经历一路的艰辛和危险后,哈默终于在1921年初到达了苏联,跟随一个代表团来到乌拉尔山区考察。

    在那里,哈默发现当地蕴藏着白金、宝石、毛皮等种类繁多的贵重物品,可是与此反差强烈的是,当地的苏联人却连最起码的生活必需品都无以为继。

    带队的苏联向导解释说:“欧洲大陆刚刚解除对我们的封锁,想要出口这些贵重物品换取粮食,不仅麻烦还需要等待太长的时间。

    况且要使乌拉尔人民免于饥饿,至少需要100万蒲式耳的粮食!”

    听完这句话,哈默立刻就想到了一个商机:美国的粮食刚刚大丰收,粮价已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如果我能够把美国的粮食运到这里,再将这里的贵重物品转手到美国,岂不是既做善事、又赚钱,一举两得?

    哈默的建议很快传到了莫斯科,列宁回电认可这笔交易,并在莫斯科亲自接见哈默,感谢他对苏联人民的帮助,让他全权负责处理此事。

    正是因为这件事,哈默和列宁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列宁下令允许哈默在苏联投资办厂,允许他开采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棉矿,使其成为在苏联第一个取得矿山开采权的美国商人。

    此后,哈默陆续联络了30多家美国公司,俨然成为美苏贸易的中间人。

    就这样,哈默在莫斯科呆了近十年,广交人脉、四处搜罗有价信息,根据形势的变化,尝试了不少生意,从百万富翁一跃成为亿万富翁,并赢得了“红色资本家”的名号。

    哈默1931年回国时,美国正遭遇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萧条。

    但是哈默毫不在乎,继续打探信息,四处寻觅机会。

    当得知富兰克林·罗斯福即将当选总统的可靠消息后,哈默立即决定做酒桶生意,因为通过分析形势,哈默认为罗斯福当选后必定会实施他的新政,1919年颁布的禁酒令将会被废除,这意味着美国对于啤酒和威士忌的需求量将出现“井喷”,酒桶数量也会水涨船高地激增。

    看到了当时的市场上几乎没有酒桶,哈默当机立断,从苏联订购了几船优质的木材,在纽约码头迅速成立了一座临时的桶板加工厂。

    果然,禁酒令废除后,酒桶生意异常火爆,哈默的酒桶被各大制酒厂高价抢购一空。

    之后,哈默又开始顺势经营威士忌,接连购买了多家酿酒厂,很快战胜当时的所有竞争对手,他的“丹特牌”威士忌一跃成为全美一流的名酒,年销售量高达100万箱。

    1956年,58岁的哈默举家迁往加州。

    当时,有一家叫“西方石油”的公司濒临破产,公司老板希望哈默能够伸出援手收购他们。

    尽管哈默无意收购这家公司,但是他知道投资石油业有一个利好的形势:美国政府对石油业采取政策倾斜,对尚未出油的油井免于征税。

    考虑许久后,哈默决定收购这家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王国,他找到最优秀的钻井工程师和地质学家,还让公司的公关部门四处打探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最新消息,最后决定在旧金山以东的河谷里开采天然气。

    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哈默以70%的成功概率赌一把,在被宣判“死刑”的枯井上重新架起了钻机,在原有的基础上又钻进了3000英尺,结果天然气喷薄而出,公司的股价一跃升为每股15美元,这次良机又让哈默大赚一笔,加上西方石油公司打出的两口油井,哈默一举在石油工业被“七姐妹”垄断的格局下,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1974年,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60亿美元。

    到了1982年,西方石油公司成为全美仅次于“七姐妹”的世界第八大石油公司。

    从利用汽车给糖果商送货,到莫斯科促成“政治与经济联姻”,与列宁达成双赢合作,再到审时度势地投资酒桶生意和石油工业,这一切无不彰显出哈默的睿智和果敢。

    他每一次巨大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掌握信息和顺应形势的大前提。

    正所谓“善于借势者,一顺百顺;不善于借势者,处处掣肘。”

    哈默的成功,不排除偶然的因素和幸运女神的眷顾,但归根到底还在于他把握形势恰当好处,分析信息很少出错。

    也只有这样做,你才能够以小搏大,获得意想不到的商机。

    尽管你在某一行业的优势并不明显或者是处于劣势,但只要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有价信息,捕捉到有利发展的信息,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利用它,你就不会空手而归。

    不要坐等商机出现,要学会聪明而有目的从不同人身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样财富的主动权才能掌握在你的手中。

    生意要从“小”做起

    两个年轻人一同出去找工作,发现道路前方有一枚1元硬币,李四看也不看就从上面跨过去,王五却低下头将它捡起来。

    李四鄙夷地看了王五一眼,心想:连一枚硬币你也捡,真是没出息的人。

    五年后,两人在街头再次相遇。

    王五已经成了一个小老板,而李四却在寻找着下一份工作。

    道路上又出现一枚1元硬币,李四依然不屑去捡,并且疑惑地问王五:“很奇怪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混成现在这副模样?”

    王五弯下腰拾起那枚硬币,说道:“如果你也能弯腰捡起一枚硬币,自然就会明白了!”

    故事中的李四并非不喜欢钱,只不过他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

    不过正因为小钱不屑去捡,李四才永远也等不到“大钱”。

    通常情况下,巨大的财富很少从天而降,它都是通过小钱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许多人赚大钱的心太急切了,使得他们只想着赚大钱,而忽略了小钱带来的积少成多的利润。

    邻居老黄是一个外省来的修鞋匠,他从几毛钱的缝缝补补做起,年收入竟然过万元。

    老黄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可别小瞧这不起眼的生意,虽然挣的都是小钱,可是积少成多,说不定我以后还要办个制鞋厂呢。”

    江西崇仁县农民曾兴财父子三人,从浙江义乌等地购进针头线脑等小商品,挑担送货上门,也创造了不错的致富机遇,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先后在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