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职场不败的策略-《人性的弱点精编版》
第(2/3)页
如果我们想要完成一件事,必须鼓励竞争,那并不是说争着去赚钱,而是要有一种胜过别人的欲望。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喜爱竞争。因为那是个表现他自己的机会以证明他的能力价值胜过别人。
斯华伯管理下的工厂中,有一位认真负责的厂长,但他无法使他管理的工人完成计划的生产量。
斯华伯问那个厂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像你这样一个能干的人,竟不能使那些工人达到工厂预计的生产量?”
厂长回答说:“我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有时用温和的话鼓励他们,有时不得已去斥责他们,甚至于用降职开除来恐吓他们,可是那些工人就是不肯辛勤工作。”
他们谈话的时候,是日班快结束,夜班要开始之时。
斯华伯向那厂长说:“你给我一只粉笔。”他拿了粉笔,走到快下班的工人处,问其中一名工人:“你们这一班,今天生产了几个?”那工人回答说:“六个。”
斯华伯听到后一句话也没说,就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六”字,便走了。
夜班的人来接班,看到这个“六”字,就问是什么意思。
日班的工人说:“大老板刚才来这里,他问我们今天生产了几个,我回答是六个,他就在地板写了这个‘六’字。”
第二天早晨,斯华伯又去工厂,发现夜班工人把“六”字拭去,改写上一个大大的“七”字。
这天,日班的工人,看到地上已换上一个“七”字。他们感到夜班工人的工作效力比日班工人强。哦,真的?是的,那就行了他们要比夜班工人有更好的工作效果表现,就更热心勤快地加紧他们的工作。
那天,日班快要下班时,他们留下了今大得出奇的“十”字生产量也就这样渐渐好转过来了。
没有多久,这家原来生产量落后的工厂,比斯华伯所管豁的公司里其他任何一家工厂的生产效率都高。
这是什么原因?
就让斯华伯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如果我们想要完成一件事,必须鼓励竞争,那并不是说争着去赚钱,而是要有一种胜过别人的欲望。”
争胜的欲望加上挑战的心理,对一个有血气的人来说,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
如果没有这一种“挑战”,罗斯福不会进白宫坐在总统的宝座上。这位勇敢的骑士,刚从古巴回来,便被推举为纽约州州长的候选人。可是他的反对党,指责罗斯福已不是纽约州的合法居民,他知道这情形后,心理恐慌,就要准备退出。
党魁伯拉德用了激将法,他转身向罗斯福大声地说:“难道圣巨恩山的英雄,竟是这样一个弱者?”就这样一句话,罗斯福才挺身与反对党对抗后来种种的演变,历史上都有详细的记载。
这一个“挑战”,不只改变了罗斯福他自己的一生,对美国的历史来讲,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斯华伯知道“挑战”有极大的力量,伯拉德知道,思密斯也知道鬼岛西端,有一座恶名四扬的“辛辛监狱”。这座监狱很危险,里面凶狠的犯人恶言沸腾,随时可能发生暴乱。斯密思需要一位坚毅勇敢的人,去治理“辛辛监狱”。可是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他把纽海波顿监狱的负责人劳斯招来。
当劳斯站在他面前时,他愉快地说:“去照顾‘辛辛’如何?那里需要一个有经验的人!”
劳斯感到很窘迫他知道“辛辛监狱”的情形,那里是如何的危险那里随时会受到政治变化的影响。那里的监狱长一再地更换,从来没有一个能够做上三个星期的他要考虑自己的终生事业那值得冒险吗?
斯密思见他犹疑不决的样子,微笑着说:“年轻人,我不会怪你感副害怕,是的,那里确实不是一个太平的地方,那是需要一个有名望,才干的人,才能有这份魄力去做的。”
斯密思是不是下了一个挑战?
劳斯的心中马上涌起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思潮,因为需要一个“有才干”的人。
于是他去了,而且他在那里干了好长时间。结果,他成为一个最著名的“辛辛监狱”最有才干的狱长。
劳斯曾完成一部《辛辛二百年》的作品,洛阳纸贵,畅销全国,还上了电台广播,他的狱中生活的故事,被拍成好多部的电影。他对罪犯“人性改造”的见解,帮助许多罪犯经过改革后出现奇迹。
菲斯顿橡皮公司创办人菲斯顿曾这样说过:“别以为用高额的薪金,就可以聚集人才替我工作。只有竞争,才能发挥他们的工作效能。”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喜爱竞争。因为那是表现他自己的机会,以证明他的能力价值胜过别人。所以造成了那些离奇古怪的竞技比赛,就像竞走比赛扑克比赛吃馒头比赛等等。这些都能满足他们争强的欲望,自重感的欲望。
不要越级行事
成功金言:
你必须明白,处于不同层次的人,决策权限是不一样的,有些决策你可以做,有些决策必须由上司做。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子。
在我们的工作中,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子。即便得意时也不可忘形,不小心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盘上,难免不受到上司的戒备,同僚的排挤。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气度。把本职工作做好,对于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工作,即使能力足够,也不要插手,如此才能不越位不越权,才能走出一条平稳的发展之路。
a小姐是一家跨国集团所辖分公司的员工,经过几年的奋斗,她现在已成为这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一次,总公司的几位高层领导在香港举行盛大的宴会。a小姐在商场中有着一定的声誉,正是因为自恃业绩卓越,她在一些宴会中,风头常常凌驾于香港分公司总经理之上。
宴会当晚,到总公司的高层和主管分公司的总经理致辞时,罗小姐在旁介绍他们出场。轮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的总经理时,她竟先说了一番感谢词,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已让总公司的主管皱眉,因为她当时只负责介绍上司出场,而无独立发言权力。
在宴会的过程中,总公司主管主动与她交谈了一番。发现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务时,常以个人主见发表意见,全不提经理的旨意,给人的印象是,她才是这个分公司的总经理。宴会后,分公司经理被上级邀请开会,研究他是否坚守自己的职位,是否应由公关经理代为处理日常业务。后来,a小姐因越位,被他的上司找个借口炒了鱿鱼。
有些场合,如与客人应酬参加宴会,应适当突出领导。有的人作为下属,张罗得过于积极,比如同客人认识,便抢先上去打招呼,不管领导在不在场。这样显示自己太多,显示上司不够,往往也会引起领导反感。我们在团体中,应该根据现实情况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让自己越位,也不要让别人占据了自己的位子,这样,才能够保证团体成员间的协调合作,推动共同的事业向前发展。假如大家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团体工作便无法协作进行。
从为人处事的角度而言,一个人要想达到升迁的目的,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若非自己权限范围的事务,最好不要随便掺和插手,这样,才不会给人一种不尊重上司,或者想要霸占上司位置的感觉。否则,显现自己的野心,将会受到同僚的攻击上司的防备和打击,会严重影响个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事业的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有作为的人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把握好适度的原则,而不要越位。这样,才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并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赏识,在个人事业的发展上,也会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碍。
工作积极一向被人们认为是职场铁律,但有时这条铁律却遭遇挑战。职场中经常有这种现象:下属由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弄得顶头上司尤其是那些心胸狭窄的上司很不高兴,在随后的工作中极有可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便。确实,有时身在职场并非越积极越好,在不少场合,你就得学会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自己的职位上有节制的出力,更能事半功倍。
在有的企业中,职员可以参与公司和本部门的一些决策。这时就应该注意,谁做什么样的决策是有限制的。有些决策,你作为下属或一般的普通职员可以参与;而有些决策,下属还是不插言为妙。人们往往喜欢对某件事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有时却超越了自己的身份,胡乱的表态,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无效的。对带有实质性问题的表态,因该是上司或上司授权才行。“沉默是金”这句话需要你视具体情况见机把握。
如果你是下属,又时不时犯这样的毛病,领导就会视你为“危险角色”,对你保持一定的警戒,甚至设法来“制裁”你。这时,即使你有意同领导配合,也为时已晚了,人家可能已不愿赏识你的配合了。对此,不妨谨记经验人士的忠告:不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把客户当成朋友
成功金言:
想要别人对我们产生兴趣,我们就先要对别人表示关切。
商务交往中的友情
这种处世哲学运用在商业上有效吗?当然有效!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
华特在纽约市一家极富声誉的银行里工作。当时他被指派秘密调查一家公司的业务情况。华特知道有家实业公司的经理,最清楚这里面的情形,并可以提供他所需要的资料。于是,华特就去拜访那位经理。正当华特被引进经理室时,一个年轻女子由门外探头进来,告诉那位经理说,她今天没什么好邮票留给他。
那位经理点点头,接着向华特解释说:“我在替我那12岁的孩子收集邮票。”接着,华特坐下说明他的来意,随即提出问题。可是那位经理却是含糊其辞,只是不搭边际地应付了一阵。很明显,他不愿意说。华特用尽了办法,也无法使他多说些,这次谈话简短枯燥,没有丝毫收获。
华特对我说:“当时,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我突然想起他的女秘书的话:邮票12岁的小孩……同时我又想到,我们银行的国外汇兑部,常和世界各地通信,有不少平时罕见的外国邮票,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第二天下午,他再去拜访那位经理,同时传话进去,说他有很多邮票,特地带来给他的儿子。这次华特还会被冷落吗?当然不会!那位经理紧握着他的手,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一再地说:“我的乔琪一定喜欢这一张,这一张更好,真是少见啊!”
他们足足谈了半个小时的邮票,那位经理还给华特看了自己儿子的照片。然后,不需要华特再开口要求什么,那位经理花了一个小时的工夫,提供了华特所需要的各种资料。他说完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后,又把公司里的职员叫来问,接着还打了几个电话问他的朋友。此外,他还提供了本公司财产状况的各项报告函件,这次华特满载而归。
关怀是发自内心的
还有另外的一个例子。
克纳夫是费城一家煤厂里的推销员,多年来,他一直想把厂里的煤卖给一家联营百货公司,但总不成功。这家公司始终不买他的煤,只从市郊一家煤厂进货。更使他咽不下这口气的是:那家郊外煤厂每次运送煤时,正好会经过他的办公室。为了这件事,克纳夫在讲习班上大发牢骚,痛骂联营百货公司,说这个公司对国家社会都有害。
他嘴里这样讲,可是仍不甘心。为什么就是劝不动那家公司买他的煤呢?
于是,我劝他尝试另外一种说服的方法。首先,我把讲习班里的学员,分成两组,展开了一次辩论会,主题是“连锁性百货公司的业务发展,对国家害多益少”。
依照我的建议,克纳夫参加了反对的那一组,替那家公司辩护。为了收集资料,我提议他直接去见那个拒绝买他的煤的公司负责人。
当克纳夫见到那位负责人后,便这样对他说道:“我不是来要求你买我的煤,而是想请你帮我个忙。”他把来意讲清后,接着说:“因为我不知道,除了你以外,还有谁能提供给我这项资料。我很想在辩论会中获胜,希望你能提供一些更多相关方面的资料。”
结果他们谈了1小时47分。随后,那名负责人给一个朋友打电话,他的这个朋友曾经写过一本关于连锁性百货公司的书。此外,那名负责人还致电给全国连锁性联营百货公司工会,帮克纳夫找来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辩论记录。
后来,克纳夫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的:
“那名负责人觉得他的公司已做到服务社会的宗旨,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并且感到无比的自豪。他谈话的时候,两眼闪耀出热忱的光芒。对我来讲,我必须承认这次拜访拓宽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连做梦都想象不到的事,并使我改变了对他的原始想法。我要离开的时候,他亲自送我到门口,一只手搭在我肩膀上,预祝我在辩论会上获得胜利。并告诉我,到春末的时候,他的公司愿意订购我厂出产的煤。
“这真是不可思议,我并没有提到自己的煤厂,也没有央求他,但他却主动要求订购。我想这是由于我诚恳地对待他,并对他的工作满怀兴趣。我在这两个小时内取得的业务进展,比过去10年中得到的还多。我现在明白了,过去我只关心自己的问题,而现在我关心的是我和他的共同的问题。”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项新的真理。远在基督降生的几百年前,一位著名的罗马诗人就曾经这样说过:“想要别人对我们产生兴趣,我们就先要对别人表示关切。”如果你想更愉快地与他人交往,如果你想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更快捷有效的交往捷径,就必需这么做。
学会欣赏别人
成功金言:
如果你想成功地说服他人,就需要从真诚的称赞和欣赏开始。
在柯立芝总统这位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沉默寡言的统治者执政期间,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受邀请于一个周末到白宫总统的私人办公室拜访。在那里他听到总统对自己的一位女秘书说:“你今天早上的着装很得体,我不得不承认,你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
这位女孩感到非常出乎意料,或许这是她在这里工作期间所听到的最动听的赞扬了。她觉得非同寻常,于是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地站在那里。可是,接下来柯立芝总统又对她说:“请你不要难为情。我说这些话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让你感觉好一些。因为,从现在起我更希望你能够多注意一下自己的缺点。”
这办法用得太明显了,不是吗?可是即使这样,总统先生也是运用了一种心理技巧当我们在受到表扬之后,再去听那些不愉快的话,就会觉得比较能够承受,而心情也会好过一些。没有人会喜欢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如果你能够在对他的优点加以称赞之后再说那些会令人不愉快的话,或许情形会好一些,那位被批评者也不会觉得太过难受。
这就像理发师在帮人刮脸之前先涂上一层厚厚的肥皂泡沫一样。同样,这也是麦金利先生在自己1896年竞选总统时所采取的一种做法。
那时候,一位当时著名的共和党人找到麦金利先生,兴冲冲地把自已刚刚写就的演讲稿朗读给他听。这位自信的先生相信这篇稿子要比西西洛亨利范波斯德三个人合起来写的还要好。
说老实话,麦金利先生也觉得这篇稿子不错,有着不可忽视的优点。可是,麦金利先生同样也发现了这篇稿件所可能引起的批评和争论,而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竭力避免的。
于是,为了避免伤害这位积极的参与者,麦金利先生换了一种说法。
“我的朋友,”麦金利先生真诚地说,“我确定这是一篇极好的演讲稿,一篇很伟大的演讲稿。我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么优秀的稿子。可是,在这个特殊的场合,这篇稿子是否适合呢?我想这在你所代表的政党的立场上是非常合理以及慎重的,但是,我希望你能够谅解,我必须从我自己所代表的政党的立场上来考虑它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所以,现在,我希望你能够按照我的修改意见来再写一篇演讲稿给我。”
那个人回去照做了。麦金利再对他的第二篇演讲稿加以修改,终于,他成为了一位竞选之中颇具影响力的演讲员。
这里有一封林肯做总统之后所写的信件。这封信极其著名,仅仅次于那封为了向在战争中失去5个儿子的比克斯被夫人表示哀悼的信件。它在1926年公开拍卖时价值1.2万美元比林肯苦干50年所存的钱还要多。
这封信写自1862年4月26日,那是美国内战最黑暗的时期。18个月以来北方联军屡屡惨败,数千名兵士自军中逃脱,甚至在参议院的共和党议员之中都有人在发动叛乱,试图将林肯赶出白宫。“我们现在正处在灭亡的边缘之上。”林肯这样评价他们的处境,“或许上帝也站在了我们的反面,我无法看得到丝希望的曙光。”
我们来看一看这封信吧。或许这是林肯做总统之后所写的最尖锐的一封信了,他需要用这封信去改变一位口无遮拦的将军,更严峻的是,当时整个北方的胜败几乎全部维系于这个人一身。
是的,林肯这封信很严肃,也很锐利。但是,在他开始批评之前,他依1日没有忘记称赞这位胡格将军。在问题方面,林肯也写得很委婉,富有外交手段,他只是说:“有些事情我对你并不是十分满意。”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信的全文:
胡格将军:
我已经将你安排在军队的首席。当然,我确信这样做我有着充分的理由。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够明白,在某些事情上,我对你并不是十分满意。
正如我所期望那样,你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而且,你并不会把政治和你的职务混淆一处。在这个方面,你是无可挑剔的。你自信,这同样是一种价值连城不可缺少的品格。
你有志气。我必须说我很欣赏这样的人,但是,这必须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当我想要波恩赛将军带领军队的时候,你却处于个人的意志而对他横加阻挠,我不得不说,这件事情上你犯子一个很大的错误,这不仅仅是对于你的国家,也是对于你的那位战功赫赫的同僚长官
我听我信任的人说过,你最近曾经发表言论,声称军队和政府都需要一位独裁者。当然,我之所以把兵权交给你,不是因为这个,却是因为我不顾这个言论。
或许我可以冒险将独裁权给你,但是,只有得到军事胜利的将领,方有资格成为独裁者。我向你请求的也是这个。
政府会极力帮助你,就像以往帮助那些将领一样,不会多也不会少。不过,我深怕你曾经灌输于军队的批评将领以及不信任他的信念现在出现在你的身上,我会尽全力来消灭你心中的这种信念。
当这种信念存在于军队之中的时候,即使是拿破仑在世,也无法利用这样的军队来取得胜利。现在,请你小心,不要匆忙,坚持不懈地努力前进,并使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封信的内容之中隐含着一种非常严肃的谴责,但是字面上却依旧委婉诚恳娓娓动听。这怎么能不使读这封信的将领心悦诚服呢?而这也正是林肯的高明之处。
事实上,这种处世哲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依旧能够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来看看高伍先生的例子吧。
高伍先生曾经是我在费城举办的一个训练班的学生,他在费城的华克公司工作。在一次训练课上,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时候华克公司在费城承包了一幢办公大厦的建筑工程。一开始,一切进行得都极为顺利,但是等到这建筑差不多要完工的时候,负责建筑外部装饰材料供应的材料供应商突然声称自己无法按期提供这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这一切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整个工程的进度就要受到严重的影响,而这意味着的是高额的违约金,公司将受到惨重的损失,这只是因为了一个违反约定的人。
两方在长途电话之中激烈地争辩他们尖锐地交涉,甚至威胁,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于是高伍先生被派去拜访这位倨傲的材料供应商。
当高伍先生刚刚到达经理办公室的时候,他友善地打招呼,开口问:“您好,您知道您的姓名在整个勃罗克林是独一无二的吗?”
“有这样的事情吗?”经理看起来很惊异,“不,我并不知道。”
“哦,那是真的。”高伍先生说,“当我今天早晨下火车时,我查询电话号码簿以求找到你的地址。在我查找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整个电话簿中只有你一个人叫这个姓名。”
“哦,那真是太巧了!我还从不知道呢”经理兴致勃勃地查阅着电话簿,“不过,你要知道,这可不是寻常的姓名。我们家族是在大约两百年前从荷兰迁到纽约来的呢。”他接着谈论了几分钟他的祖先。
紧接着,高伍先生开始恭维起他所拥有的这家工厂来。“这是家多么大的工厂啊!”他说,“而且,我敢保证这是我所见过最清洁的一家铜器工厂。”
“我很高兴你这么说。这家工厂花费了我一生的精力。”经理自豪地说,“你想要去参观一下我的工厂吗?”
在参观途中,高伍先生赞扬干净整洁的车间,用心聆听经理有关这工厂的讲述,他对自己机器的夸耀,直到午餐时间,高伍先生都还没有提出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
经理执意要请高伍先生共进午餐,午餐完毕之后,经理对高伍先生说:“现在,我们可以谈正事了。老实说,我一开始就知道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了,可是我没有想到我们的会面竟会让我如此快乐。我会承诺你,我们将优先生产你们所需的材料,我将保证整个送货期限,即使别的订货不得不延期。”
于是,高伍先生在并未提出请求的情况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所有的材料都按期交货了,而整个工程也在合同到期之前交工。不妨想想,若是高伍先生使用了争论的话,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吗?因此,如果你想成功地说服他人,就需要从真诚的称赞和欣赏开始。
给别人戴一顶高帽
成功金言:
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低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他自己如何。伤害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我的朋友琴德太太住在纽约白利斯德路。她雇了一个女佣,告诉她下星期一开始来工作。但琴德太太打电话给那女佣以前的主人,那位太太对这个女佣的评价并不好。而当那女佣来上班的时候,琴德太太说:
“妮莉,前天我打电话给你以前做事的那家太太。她说你诚实可靠,会做菜,会照顾孩子,不过她说你很随便,总不能将房间整理干净。
我相信她说的是没有根据的,你穿得很整洁,这是谁都可以看得出来的我可以打赌,你收拾房间,一定同你的人一样整洁干净。我也相信,我们一定会相处得很好。”
是的,她们果然相处得非常好,妮莉不得不顾全她的名誉,正如琴德太太所讲的,她真的都做到了。她把屋子收拾得千干净净,她宁愿自己多费些时间,辛苦些,也不愿意破坏琴德太太对她的好印象。
包德文铁路机车工厂总经理华克伦也说过这样的话,一般人,都会愿意接受指导如果他得到你的敬重,并且对他的某种能力表示敬重的话。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改正一个人某方面的缺点,你要表示出他已经具有这方面的优点了。莎士比亚说:“如果你没有某种美德,就假定你有。”也就是“假定”对方有你所要激发的美德,给他一个美好的名誉去表现,他会尽其所能,也不愿意使你感到失望。
雷布利克在她的《我和梅脱林克的生活》一书中,曾叙述个低卑的比利时女佣的惊人改变。
她这样写着:
隔壁饭店里有个女佣,每天替我送饭菜,她的名字叫“洗碗的玛丽”,因为她开始工作时,是厨房里的一个助手。她那副长相很古怪,一对斗鸡眼,两条弯弯腿,身上瘦得没有四两肉,精神也是显得无精打采迷迷糊糊的。
有一天,当她端着一盘面来给我时,我真诚地对她说:“玛丽,你知不知道你有很强的潜在能力?”
玛丽平时似乎有封闭自己感情的习惯,生怕会招来什么灾祸,不敢做出一点喜欢的样子,她把面放到桌上后,才叹了口气说:“太太,我是从来不敢想到这些的。”她没有任何怀疑,也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她只是回到厨房,反复思索我所说的话,深信这不是人家开她的玩笑。
就从那天起,她自己似乎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能力。在她谦卑的心里,已起了一种神奇的变化。她相信自己是看不见的暗室之宝;她开始注意修饰她的面部和身体。她那原来枯萎了的身体,渐渐洋溢出青春般的气息来。
两个月后,当我要离开那里时,她突然告诉我,她就要跟厨师的侄儿结婚了。她悄悄地告诉我:“我要去做人家的太太了!”她向我道谢我只用了这样简短的一句话,就改变了她的人生。
雷布利克给“洗碗的玛丽”一个美好的名誉,而那个名誉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我的一个学习班中,两位学员讨论了挑剔错误的负面效果和让人保留面子的正面效果。宾州哈里斯堡的佛瑞克拉克提供了一件发生在他公司里的事:
在一次研究生产的会议中,一位副董事以一种非常尖锐的口气,质问一位生产监督,这位监督是管理生产过程的。
他的语调充满攻击的味道,而且明显地就是要指出那位监督在工作方式上的不当。为了不愿当众被羞辱,这位监督的回答含混不清。这一来更使得副董事发起火来,他严厉地斥责了这位监督,并指责他在说谎。
这次遭遇之前所有的工作成绩,都毁于这一刻。这位监督本来是位很好的雇员,从那一刻起,他对我们公司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几个月以后,他离开了我们公司,为另一家竞争的公司工作。据我所知,他在那儿非常称职。
假如我们是对的,别人绝对是错的,我们也会因使别人丢脸而毁了他的自尊。传奇性的法国飞行员和作家安托安娜德圣苏荷依写过:“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低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他自己如何。伤害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给人一个超乎事实的美名,就像用“灰姑娘”故事里的仙棒,点在他身上,这将会使他从头至尾焕然一新。
假如一个好工人变成了一个粗制滥造的工人,你会怎么做?你可以解雇他,但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可以责骂那个工人,但这通常只会引起怨怒。
我们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亨利韩克是印地安纳州洛威一家卡车经销商的服务经理。他公司有一个工人,工作每况愈下。但亨利韩克没有对他怒吼或威胁。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里来,跟他坦诚地谈一谈。
他说:“比尔,你是个很棒的技工。你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也有好几年了,你修的车子也很令顾客满意。其实,有很多人都称赞你的技术好。
可是最近,你完成一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却加长了,而且你的技术也比不上以前的水准。你以前真是个杰出的技工,我想你一定知道,我对这种情况不太满意。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来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比尔回答说,他并不知道他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并向他的上司保证,他以后一定要好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
他做了没有?你可以肯定他做了。他曾经是一个优秀的技工。由于韩克先生给他的工作以美誉,他一定会为尊重自己的荣誉而努力工作。
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位四年级老师鲁丝霍普斯金太太,当她看过班上的学生名册后,对新接手的这个班产生了忧虑情绪今年,在她班上有一个全校最顽皮的“坏孩子”汤姆。汤姆三年级的老师不断地向同事或校长抱怨只要有任何人愿意听,就会不停地说汤姆的坏话。他不只是恶作剧而已,还跟男生打架,逗女生,对老师无礼,在班上扰乱秩序,而且情况好像越来越糟。他唯一能让人放心的是,他很快就能学会学校的功课,而且非常熟练。
霍普斯金太太决定立刻面对“汤姆问题”。当她见到她的新学生时,她这样说道:“罗丝,你穿的衣服很漂亮。爱丽西亚,我听说你画画很不错。”当她念到汤姆时,她直视着汤姆,对他说:“汤姆,我知道你是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今年我要靠你帮我把这班变成四年级最好的一个班。”在开始几天里她一直强调这点,夸奖汤姆所做的一切,并评论他的行为,显示出他是一位很好的学生。有了值得奋斗的美名,即使一个九岁大的男孩也有很强的自尊心。而他真的做到了这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