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东宫乃是皇三子。 原名李嗣升,开元十五年改李浚。 开元二十三年改李玙。 天宝三载改李亨。 这位未来的大唐皇帝,早年的经历就和他的名字一样,命运多舛,一波三折。 就在李亨出生的前一年,李隆基与杨氏成婚前几天,李隆基被册立为太子。 不久,杨氏怀孕,可是由于此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关系紧张,他担心太平公主会借题发挥,像隋文帝时太子杨勇、太宗时太子李承乾一样,借口太子耽于女色难当大任而行废立。 正由于这种原因,李隆基内心焦虑,便让属下秘密弄来一些堕胎药,打算将李亨扼杀于母腹之中,但思来想去,最终没有施行。 后因杨氏非正妻,被养在太子妃王氏身边,却也百倍呵护,极为疼爱,慈甚所生。 然而。 开元十三年,也就是李隆基成为第五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之后,便在长安城中修建十王宅,将业已长大的皇子安置其中,以宦官监视,实则圈禁。 开元二十六年,时太子李瑛被废杀,李亨皆亲历。 二十五年,李林甫推荐武惠妃之子寿王李瑁入东宫。李隆基却中意当时还叫李玙的李亨,为此犹豫年余,而李亨也一直处在被以李林甫为首的朝堂众臣威胁下。 对了。 寿王李瑁是杨玉环的第一任丈夫。 就在李隆基常忽忽不乐,寝膳为之减的时候,还是高力士提醒‘推长而立,谁敢复争’,方才让李隆基下定决心,在开元二十六年六月初三立还叫李玙的李亨为皇太子,又在二十八年改名李绍。 至天宝三载,方才有了如今和往后的这个李亨之名。 然而,从李亨入主东宫伊始,就被显而易见的朝堂威胁所包围。 李林甫希望李瑁上位。 杨国忠希望贵妃诞子。 双方一拍结合,对李亨屡屡打压。 而李隆基这时候已经精力憔悴,几乎从未出面遏制或是告诫朝堂。 只是虽有懒政之意,但也未尝没有担心东宫羽翼丰满的忧虑。 而好巧不巧的是。 当初,还是忠王,还没被圈禁十王宅的李亨,就与王忠嗣有着深厚的交往。 而王忠嗣之所以接触当时的忠王李亨。 只是因为皇帝叫他这么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