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郑和古里碑-《1510我的环球航行》


    第(1/3)页

    第102章    郑和古里碑

    公元1512年9月10日,舰队自科伦坡基地出航,奔向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印度港口卡利卡特。

    这卡利卡特我是如雷贯耳,比现代印度的任何城市都对我有吸引力。这里是古代印度喀拉拉邦设立的第一个自由港。早在14世纪,卡利卡特国王就规定,不论任何国家的船只,都可以在卡利卡特停靠补给,修理贸易,这种开放态度实在是令人敬佩。更重要的是,在明代航海史料中,卡利卡特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古里。郑和七下西洋,几乎每次都在这里停靠,把这里作为自己拓展波斯湾和西非航线的大本营,直到最后在这里逝世。

    由于郑和船队的努力,中华文明获得了一致认同,古里国王先后派出使臣随郑和宝船回航,向明朝进贡宝石、珍珠和珊瑚,接受大明朝的册封和官服。不过这已经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亲戚不走动也会变得疏远,何况是远隔万里的不同国家呢?

    这古里和科伦坡不一样,背靠印度大陆各邦,人民富庶,市场庞大,购买力雄厚。我也希望把我带来的明朝商品在那里进行销售。

    科伦坡到古里海路不过800千米,距离不远,而且全程都可以在近岸区域航行,再加上我们新加入了李志豪的海运船队导航员,对印度洋海区导航引水较为熟悉,因此这段旅程毫无导航压力。

    超扬二舰,在大洋之上,升起满帆,乘风波浪,全速飞奔,发挥出了欧洲大帆船综合帆系的最佳效果。我们估测,最大速度可以长时间保持在16千米每小时,每昼夜就可以航行380千米,基本也是风帆时代的最高水平了。

    第三天清早,我们尚在梦中熟睡,一阵清脆的船钟响起,值班卫兵报告,到达古里港外。

    我洗漱完毕,登上舰桥,照例进行进港前的侦察。不得不说,郑和船队当年选择这里作为基地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里港湾周围山岗环抱,中间水面开阔,水深超过十米,既可避风,又可锚泊。近岸之处有河流入海,淡水补给便利,而且小吨位船只可以逆流而上,直接靠在码头上登陆卸货。

    我手扶舰桥护栏,看着在晨曦中慢慢醒来的古里港城,想象着不过百年之前,庞大的郑和船队三万之众,也是在这里锚泊,每次都长达三个月以上,那是何其壮观的景象。可曾想过百年之后,中国人舰队再度到此,不过两条战船,七八百人。论吨位规模,不要说与几千吨的宝船相比,就是比郑和船队中单船的平均水平尚有差距。实在是令人汗颜啊,好在我们还有十二式舰炮,可以见证我们在科技方面的努力和进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