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133.火地岛-《1510我的环球航行》


    第(3/3)页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被岸上的叫喊声吵醒。我来到舰桥上,看到岸边黑压压一大片的土著部落居民,几乎是男女老幼全体出动,肩扛手抬,车拉人拖,开始向岸边运送煤炭。不一会,岸边的煤炭就堆地如同小山一般。

    我大喜过望,让厨房尽快开饭,而后两舰所有不当值人员全部去岸边运煤。

    由于土著部落人们把煤炭运到了岸边,我们再操作起来就轻松多了。大家分成三组,一组在岸边将土著部落运来的煤炭装进草编袋子,搬运上小艇;一组负责操纵小艇在岸边和战舰之间穿梭运输;最后一组负责将小艇上的煤包吊装上舰,转送到煤舱中码放整齐。

    整整三天时间,终于完成了煤炭的补给,两舰共添加煤炭1150吨,彻底装满压实了煤舱。

    我们拿出金银币酬谢那部落首领,不料那首领一脸的懵圈,不是当时说好了用一把匕首换我们把煤运到岸边吗?怎么又要酬谢呢?

    印第安部落的人们就是这么可爱。所以,不论是哥伦布还是麦哲伦,亦或是第一艘登陆北美的“五月花”

    号,这些外来人总能获得当地部落发自内心的欢迎、无私的帮助和慷慨馈赠。但是,这些外来人随后给这些部落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灾难。其中原因,很难说是西方殖民者都是坏蛋,或是土著居民都很无辜,文明的碾压和冲击有时就是这么残酷无情。

    感慨归感慨,感谢还是要表达的。我们又凑了一些铁器硬货,比如倭刀两把,盔甲两套,战斧三柄,短剑两支,交到了部落首领的手里,表示了我们的诚意。

    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帮助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他们部落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完全共享武器和工具,每个人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基本是原始社会,貌似都很快乐幸福。但我们这些东西一来,人和人之间的区别马上就体现出来,也就必然产生私有制,进而造成部落原始模式的制度性坍塌,从此持续不断的内卷也就要开始了。

    告别了部落众人,我们继续沿着麦哲伦海峡西行。虽然海峡中岔路很多,有些的确令人迷惑,但我记着麦哲伦船队探险完成后留下的口诀,在火地岛海峡中,不论面前的岔口是大是小,要永远选择北面的那条。

    终于,在进入麦哲伦海峡第八天,我们走出了群山环绕的海峡湾口。前方一望无垠,大洋开阔,海水蔚蓝,这就是了——我可爱的太平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