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十二次相亲16-《M君的相亲小记》
第(2/3)页
换句话说,人只是长得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等于这人就是真正的人了。一个人首先必须满足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人应有的社会属性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中国有一句流传几千年的俗语,完美阐释了这种情况带来的恐怖后果。
这句话是“乱世人不如太平狗”。
只要稍微翻看那些有关乱世的记载,你就能深切感受到这句话的正确性。
比如:安史之乱,大唐名臣张巡为了对抗河朔将领尹子奇,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坚清壁野,硬是拖住了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河朔军队。但代价是几乎满城老少妇女,羸弱男子都变成了张巡及其部下口下的粮食。
再比如:“冲天香阵透长安”的黄巢就带领军队吃了不少陈郡人。当然有人说这是对大丈夫黄巢的污蔑。因为《新唐书》这些史书都是黄巢的敌人撰写的,自然就把所有坏事一股脑子扣在老对手头上。
但张巡部队吃几万百姓却是作为胜利者的唐王朝官方认可的事实,还被当成是张巡忠勇无双的证据向全天下宣讲。
张巡身为唐朝大臣守土有责,能以一地之凋敝,换大唐东南半壁江山之繁荣,自然是勋高柱石,理应被视为力挽狂澜而不倒的擎天玉柱一样的豪杰。他作为一代名将的历史功勋不容置疑。
他及其部队所为看起来确实残忍,可那是万般无奈下的被迫之举,是当地军民为了国家大义做出的牺牲,与朱灿、麻叔谋等人残害无辜百姓有本质区别,不可过分苛责。
但是,那些尘世里的卑微者在乱世之中,生死全系于他人之手,丝毫不由自己做主,身似暴雨中飘摇的浮萍,命如任猪狗践踏的草芥,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近代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比如:《白话文学史》的作者胡适。
这位大名人在处于外忧内患窘境的中国并没有遭遇“不如太平狗”的惨祸。可以说,他在国内混得春风得意,风生水起,特别是在文化界内算得上是翘楚式人物。
此人曾在大诗人徐志摩的婚礼上公开发表了一篇檄文。他为社会公序良俗出头,狠狠教训了徐氏和陆名媛一番。
说实话,这是m君所知的胡适做过的最能让人身心畅快的好事。现在的人们怕是少有能像他这样不留丁点儿情面直斥第三者和“陈世美”。
不过,有件事不可忽视。他当众痛斥徐氏夫妇无耻行径,徐氏不但没有当场反驳,甚至事后仍然以师礼恭敬对待胡适,不是因为他言之有理,也不是因为他占据了道德高地,更不是因为他本人修德怀远,以德服人。
真正的原因是他在当时的文学界,乃至整个文化界扛山拔鼎般的重要地位。徐氏作为文化界的一分子,一位后生晚辈,不过是忍气吞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那场婚礼现场有不少名气与徐氏相当的青年才俊。这些人无一不是当时的精英,无一不是能把名字写进文化历史的俊杰。其中就包括晚清闻人梁启超的儿子,民国名媛林徽因的丈夫,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