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不期而遇的虞允文-《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初冬时节,徐还与黄若彤在浣花溪沉溺于知识海洋,顺道筹谋大事。
牛皋则率部北上,经利州到达兴州(略阳),支援秦陇前线。
张浚很知趣,写来书信一封,虽未点明,但心照不宣,字里行间饱含谢意。
这个结果,徐还甚是满意。
也不枉自己费煞苦心,张浚是明白人,也已领情,这就足够了。
至于接下来,就看他自己造化了。
希望他能在这个冬天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皆大欢喜。
辛赞也带来了荆襄的消息,岳飞所部已经到达襄阳,与粘罕交上手,暂时处于对峙状态,尚无得失胜负。
至于淮水那边,刘光世与韩世忠严防死守,完颜挞懒一时也难有机会。
当此之时,苏范到了。
从眉山一路风尘仆仆而来,赶到了成都府。
徐还因为“水土不服,抱病之故”,不能公开露面,故而是福伯与苏红袖出城前去迎接。
黄若彤想了想,留下来继续“照顾”徐还。
虽说是晚辈,前去迎候长辈是应有礼数,但思来想去,还是先给苏家父女一些单独的时间与空间。
父女许久未见,肯定有好多话要说,而且还牵涉到苏鸿文之死。
虽说噩耗早就写信告知,纵然苏范再坚强,见面之后也难免悲伤,需要时间弥合伤口。
这种时候,外人不宜在场。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时间远比想象的要短。
晌午时分,苏家父女便一道前来“拜访”。
在主人家里被主人,而且还是长辈拜访,感觉有些怪怪的。
苏范很年轻,应该不到四十,一袭锦布长袍,气质儒雅,典型的书香名门之风。
瞧着眼角,略微有些泛红,想必父女相见之时,念及长子亡故,曾伤感流泪。
不过此时已经擦干泪水,看起来神色如常,见面之时,率先欠身道:“眉山苏范,拜见秦国公。”
“先生不可,你是长辈,折煞晚辈了。”徐还赶忙抢上,扶住苏范,态度恭敬。
苏范是苏辙次子苏适的次子,并非嫡长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