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章 鞭长可及-《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3/3)页
“遵旨,政事堂这就通知徐驸马与党项议和。”
秦桧沉吟道:“其实,臣以为西贼应该也不愿意打了,只是难保我军前线将士不会有趁胜追击的意思。”
将士或许有类似心情,但打不打不是将士们说了算,关键还是徐还这个主帅的态度。
秦桧暗示意味很明显,赵构岂能不清楚,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倘若徐还故意拖延,不回临安该当如何?
如果不回来,那徐还可能真的有二心,试探之举也就有了相应的答案。
可风险也着实不小,秦陇之地距临安千里之遥,鞭长莫及,徐还手中又有二十万精锐,倘若……
尽管赵构觉得徐还不至如此,但作为一个帝王,猜忌几乎是本能。何况身边还有个秦桧故意挑拨离间,添油加醋。
“官家,召徐驸马回临安,除了全夫妻、父子之情,再加上一条吧!”
赵构沉默之时,秦桧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建议。
“听闻太后近来身体不适,女婿半子也,想必太后她老人家对徐驸马也颇为思念……”
不用再多说,赵构已然心知肚明。
除了夫妻父子之情外,再加上一个孟太后,分量就更重了。
孟太后身体不适,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传出去,徐还作为女婿,若不及时回来探望侍疾,那就有不孝之名。
孝!
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政治正确,立下再多的功劳,为国征战,神勇无敌又如何?如果背上不孝的罪名,就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
一个不孝之人,也就谈不上威胁。
打着太后的旗号,对他赵构而言也是好事,我并不是猜忌将领,而是疼爱妹妹、外甥,孝顺伯母之故。
有理有据,有情有义,旁人谁也说不得什么,于圣明无损。
最重要的是,徐还也酒很难拒绝!
只要人回了临安,鞭长可及,也就能安心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