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百日宴-《公主薄幸》


    第(3/3)页

    她犹记得苏苏曾提过,荀妃的母亲与蘧皇后还是亲戚,具体是什么裙带相连,她想不起来了。

    若是苏苏在身边,一定会眉飞色舞地告诉她。

    一想到生离,她便突然低落了起来,点了点头,刚起身携着董夫人要出房门,突然听到一阵娇俏的声音,肆无忌惮地打破董夫人刻意制造的母女重逢时刻:“荀夫人,常乐想和太子妃嫂嫂还有小侄儿说些悄悄话,好不好呀?”

    太子妃和自己母亲起码四五年年未曾得见了。

    荀夫人神色一豫,却也不好拂了公主的面子,只得点头。

    永清却见躺卧在软枕上的太子妃突然起了身。

    常乐却似得了什么天大的欢喜,身姿轻盈地一转身,将房门关上,连太子妃的婢女也被她以闺房私语的名头半施压半撒娇地推了出去。

    站在庭中,几只喜鹊被庭院里杯盘碗盏响动的声音惊得不敢回巢,颇为不安地在屋脊上驻足探望。

    永清莫名有种不祥的预感。

    但仅是仅仅一会儿,常乐便微笑着走了出来,将荀夫人请了进去,敞开的房门里,可见榻上的太子妃额角仍是虚汗涔涔,仿佛与常乐的谈话又耗去了她一层心血。

    永清兀自漫步着,东宫也荒废了十几年,在温熹年间,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他被废黜贬谪到燕阙去,这座宫宇竟被先皇赐给了长沙王居住,怪不得皇帝不愿亲临皇长孙的百日宴。皇帝如今逐渐衰迈,对太子防备也渐渐松懈下来,不再将儿子作为皇权的假想敌,甚至愿意留给太子一方天地去结交朝臣是一方面,但他心中对长沙王的膈应恶心,恐怕是不愿过来的主要原因。

    这般想着,不时便踱到了毗邻前院的花木庭里,还是前头的侍卫拦住了她,好心提醒道:“永清公主,前面是前朝诸位公卿的席位,所携随从人口繁杂,恐冲撞了公主。”

    永清点了头,转身便走,却被另一个声音叫住。

    “永清公主!”

    一回头,穿着雪青色禅衣,束着长冠的青年疾步向她走来,眉目刚毅。

    是荀镜,荀惟明。

    他虽无官身,但毕竟是太子妃的亲弟弟,荀固为太守不可擅离颍川,自然由他陪着荀夫人过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