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争权(三)-《大明求生记》

    在明朝不管做什么,如果是经商最担心的就是营商环境,各种杂税,各式摊派,各种关卡,先不说生意能不能做好,有知府大人保证,凡是在市场内经营的没有什么税,也没有什么杂费,相反还能受到官家保护,更让人服气的就是往后庐州城为了更好地经商,靠近市场处的西平门及水西门二门,不收进城城税。欢喜是欢喜啊,不过这房价似乎有点高,后一想,高点买个安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章子俊现在已经化身为一个地产商了,“本府可以透露一下,大家说房价很高,没错,随着这一期房屋的完工,往后西平门及水西门一带的房价还将翻倍往上涨,所以今日来购房的不是亏了,而是赚了,只要一转手,白得一瓦房。”

    听到这里,两位同知相互看了一下,等这批商人走后,两人连忙来到了后衙,要求知府大人提携提携了。

    “好说,我说顾大人啊,脑子还算够用,往后就去负责卖房,这权力够大了吧,在市场边上,找个地方搭个棚子就叫庐城售楼处,就辛苦顾大人了。祝大人,你老也要为庐州父老,不,不,为朝廷再出一把力,按着舆图上的标注,多找建房的民工,动作要快,最多三个月,一定要把这一期的房建好,给本府盯着工地,查看建房进度,保证质量,几位通判大人也不要闲着了,就用今早商人们预付的银子,该花的花,该采办的采办,这可是肥差啊。大家动起来。”嘿嘿,得令!

    章子俊说完后,转身就去了照磨所,吩咐林照磨把此次收到的卖房预付款及随后通判大人来领取的每一笔开销,详细记录,要把账本写的明明白白。又自语道:“老子可不想做冤大头”。

    古代建房全是木工的活计,主要材料是圆木及瓦片,砖少许,拖累木匠进度的活是把圆木锯成所需的板材及方料。拉大锯就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二个人一组,面对面拉一把锯子,一上一下,而真正的大木匠师,只负责开榫及划线,最后雕花木刻。

    另一个拖累建房进度的就是运输,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想要建房运木头,就更加不便了,好在庐州城这一次的商品房建设要用的大量圆木在长临镇购得,利用放排模式从水路运到了庐州,从水西门上岸到是很方便。昔日的通判吴蕴中成了运木头监工,而盛弥也不落下,整天在工地念念有词,东看看西瞧瞧,“唉呀!这里应该空出七尺,成为一个小弄堂,车马能通也!啊,啊,听知府大人说,门窗梁柱不用雕花,如这样做法,提高营造成本…        …        ,还有柱子下面要挖地一尺填石头。

    王芿峤更忙,采买铁钉、芦席、毛竹、砖瓦、石料、石灰、沙子这些建房中能用到的各种材料,把知府内的通判衙门变成了建设指挥所。

    为何这般卖力?是因为章子俊在月底发放的月俸银时,足足是平时半年的俸银,以前半年,今日一个月,知府大人还说了做好了,往后全是这个数。唉呀,千里为官只为钱财,以前要点银钱是多么不容易,弄不好还要留下个骂名,冒着被参的风险,丢官事小,身败名裂事就大了,而现如今有知府大人顶着,这就理直气壮了。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庐州城商品房建设拉开了序幕,作为知府,章子俊也不闲着,出德胜门外十里地,有个十里庙处目前遍地正在造窑烧砖瓦,这是城中大户王员外的生意,知府大人说了,有多少砖瓦,就收多少,而且价格公道。起先是营造了三个窑口,后然慢慢弄成了八个窑口,这个月准备最建五个窑口,这样的买卖太好做了。在知府大人口中还得知,哪怕再有十口窑,也跟不上城内砖瓦的供应,因为往后还要修补城墙用砖。

    庐州城作为一省之府,城内还有按察使,下面还有副留守都指挥,佥事指挥使等衙门,先来说说这几个衙门的职责,按察使是宋仿唐初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五百年后的省级公、检、法机关。由宋代提点刑狱演变而来。到了明中叶后开始成为巡抚的属官。

    明朝各省机构分置三司,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正三品,分领府州县,由中央六部统管,相当于现在的民政厅、财政厅、人事厅的厅长。

    提刑按察使司主一省监察司法刑狱,正三品,听命于刑部、督察院,相当于现在的省最高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

    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主管一省军户卫所,正二品,听命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互不节制,互不隶属,并称三司。

    庐州府目前都指挥使,驻军五千,章子俊在打驻军的主意,这些驻军每日里也不操练,白白靡费粮食,吃饱了还闹事,如果能把军队利用好了,那就是五千的青壮劳力啊,重要的是免费。

    都指挥使属于武职,知府是文职,平时文武不交,原因是属于二个系统,加上文贵武贱,文官不交武职也是为了避嫌,章子俊却厚着脸皮道:“唉呀,指挥使张大人,下官有事求助啊。”这位张指挥使懵了,为何懵,因为从来没有一个知府级别的文官这样对自己说话的,虽然知府是四品官衔,        都指挥使是正二品,可是碰到文官清贵,武职自降三级,真有点受宠若惊状了,“啊,啊,啊,原来是章大人,有何事啊。”

    章子俊长叹一声道:“啊呀,不瞒张大人,下官缺少人手啊。”

    这位张指挥使大人还在懵圈中说道:”不知章大人要几个人啊?”章子俊连忙回道:”不瞒张大人,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本官想在肥东、肥西让大人的军户卫所挑选几户人家,全部种上“高产粮”只要一年后,等有了足够的种子,就能大面积播种,到时这些军户卫所兵就能吃饱饭,还能有多余的粮食出来,本府用银子收购,有多少收多少,这样不光有余粮还有银子…        …        。”

    “哎呀呀呀,知府大人呐,这不是好事吗?本官听说过那种“高产粮”,也尝过,味道不错能饱肚,可是不知道怎么种法,也没有种子…        …        。”

    “这个么张大人放心,此种粮食不光能饱肚还能酿酒,本府正好有一批种子…        …不过军营不能喝酒,实是可惜…        …        换银子么到是可行,这样把,到时本府同样收购…        …        。”

    当这位张指挥使听到“酒”后,兴趣更浓了,酒,确实是个好东西啊,锣听音、话听声,难道这位章知府要让本官酿酒不成?再说了,本官跟地方上的这些文官互不隶属,没有必要给好处,拉交情,有这样的好处这位知府大人为何给本官?

    章子俊接着说道:“下官接任庐州知府起,有意把“高产粮”在辖内推广,可是肥西、肥东大片的土地都是军垦之地,有当地卫所屯垦,如果这些卫所军户能吃饱饭,手中还有余粮后,对庐州府将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所以才厚着脸皮来此跟指挥使大人商议,只要指挥使大人点头同意,三年后不光手中有余粮,还有银钱,这叫做“双赢”啊。”

    “章大人,此话说的好,你说的都是真的,真有那么好?可是都指挥使司看着光鲜,实则穷啊,所有开销都有定律,没银投入,要人么很容易…        …        。”

    章子俊接口说道:“要想富,把日子过的安逸,首先是粮食,粮食就是银子啊,本官缺的就是土地,咱们可以来一个君子约定,合作共赢如何?”

    “嗯,说说,怎么个共赢、合作法。”

    “简单,大人只需划几户军户出来,让本府派人带着”高产粮“种子,全部种上,一年后再推广到其它军户,扩大种植面积,到时粮食就吃不完了,这些粮食可以卖,可以酿酒,也能养猪羊,当然还能喂马,每一样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本府只要二成的收成即可,张大人,要这二成可不是落进本府腰包,而是留作种粮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