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微雕图案-《醉宝鉴》


    第(3/3)页

    这件西周玉熊的刀法是西周最常见的一种,这种坐姿的熊早在商代就出现过。河南安阳小屯曾出土过一个圆雕的熊,这只熊现藏河南博物院。与他这次淘到的这件西周玉熊的姿势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那只熊是圆雕的,他淘到的这件是浮雕的。

    柳亦辰没想到玉尊前辈连河南博物院的馆藏都了解的一清二楚,这些事情他都没有听说过。看来玉尊前辈对玉器的了解真的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太对世间所有玉器的信息都了如指掌。

    理论上讲玉器的发展应该越来越趋向于立体、丰满,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商代后期的圆雕作品远远超出了今人的想象,超出了以前所有学者的想象。如果没有安阳妇好墓的出土文物,很多文化成就都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通过系统的挖掘妇好墓,人们看到了商代玉器与周代玉器的区别。

    西周的语气中礼器大量增加,品种十分丰富,从侧面证实了礼制正在逐步的形成和完善。在古人心中熊是力大无比的一种文化意象,但这只熊造型很萌带有一丝童趣,体现了人类早期的多元文化概念。

    从商代到西周再到春秋战国直至汉代,熊的形象都是以力量作为表现的主要目的,而这件西周玉熊却恰恰相反,这只熊很安静的坐着好像无所求一般。而这种无所求中传达的正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一方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努力,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想要追求一份安逸。

    书里面记载的这些东西很全面,柳亦辰有些奇怪的是玉尊前辈只留下了这本《玉鉴》和这枚扳指,如果这本书里面记录的这些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那玉尊前辈捡的这些漏现在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只有这本书和这枚扳指留下来。

    难道是这枚扳指上或者这本书里面藏有上面玄机嘛,这本书刚刚已经被翡翠王马老和班叔翻阅过。也就只剩下这枚扳指还没有仔细的研究一下,这枚羊脂白玉微雕扳指做工非常精美,尤其是采用的微雕工艺哪怕是用现代技术都很难做到这种效果。

    这枚扳指真的有什么古怪吗?柳亦辰将这枚扳指从手上取下,然后仔细的观察着扳指上面的微雕图案。他使用异能可以清晰的看到扳指上的微雕图案,这幅微雕图案好像是一幅地图,上面雕刻有山川河流,要不是柳亦辰有异能,这幅图案用肉眼去看的话就是连七八糟,根本看不出来上面雕刻的是什么东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