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頭頂大誥-《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民不與官斗。
自古有之。
而現在他們斗的是寧王。
這些人都相信張洵說的話。
誰會為了一些百姓的生死,而去得罪權勢通天的寧王府。
“來人,把張三爺拉過來,畫押。”
“是。”兩名大漢聽完之后,直接走了上去,推開攙扶張三爺的人,將其拽到了桌子前。
張三爺高喊:“你們還沒有王法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知府老爺,你睜開眼睛看看,看看寧王府的人是怎么欺壓百姓的。”
馮石岐聞言輕嘆,并無表態。
“你不配當我們的父母官,我們一定會告你的,一定會告你的。”
馮石岐聽完之后,終于開口說了一句話。
“本官是為朝廷著想,日后也會多多關注你們的日子,老丈,放心吧,寧王府不會虧待你們的。”
“不,你,你與寧王府勾結,你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管我們的死活,你這個狗官。”
“狗官。”
“大明難道沒有天理了嗎,太祖爺在的時候,你們這些狗官都要被剝皮充草……”
“寧王府,老朽就是這條命不要了,也要頭頂大誥,去京師敲響那登聞鼓,將寧王府,狗官都告了。”
在明之前,百姓想要狀告官員,最起碼也要挨一頓板子,可在明朝,有德老人赴京面奏,即便沒有路引,各地官員也不得阻攔,還要相送,不然就是欺君的大罪,全家處死。
這也是歷史上,皇帝第一次鼓勵百姓直達天聽,告冤訴官的壯舉。
登聞鼓只要敲響,皇帝就必須要過問。
這件事情,也有先例,所以百姓們都很相信。
常數農民陳壽六,在洪武十八年,第一次的敲響登聞鼓,而朱元璋親自接見之,并賜予銀鈔二十錠,免除全家三年的賦稅徭役,而地方官吏都被肅清。
“別說了,張三爺,再說你真沒命了。”張洵輕笑著說道。“趕緊按下手印。”
笑話,你連灌城鄉得地界都出不了,怎么去京師啊,就算去到了京師怎么樣,見到了一個十歲的皇帝,上來就要告他的爺爺嗎?
由一名大漢拿著張三爺的手,按上紅泥,再一張契書上重重的按下,張三爺本想反抗,可他又怎會是這些人的對手。
當契書按好后,這張三爺便被丟棄在了廟門口。
他有些呆滯,渾濁的眼中,蘊含了淚水。
這都七十歲了,還要經歷這樣的事情。
難道就不能讓我這馬上就要進棺材的人,在臨死之前,念一念故國大明的好…………
“快點,大家將契書按好,就可以回家了。”
眾人都認命了。
第一個人走了上來,他閉著眼睛,見自己的手掌按在了契書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