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何解?-《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于謙,李賢,徐有貞三人走在前宮之中。
三人皆是一言不發。
剛剛陛下的那一滴沒有徹底流下來的眼淚,讓他們感觸很深。
為官,強社稷,造福黎民之。
他們真的做到了嗎?
若是大明真的強大起來了,為何百姓還會連一次旱災都扛不過去…………
三人都知道,于謙剛剛所提出的養老之說,推行起來,可能很是艱難,逐級的官吏需要同心,就這一點現在的大明就很難做到。
有人常說,讀書人當以天下為己任,可他們卻是將眼睛看的很高,只能看到輝煌,卻無法看到在輝煌下面隱藏著的那些苦難與血淚……
沉默許久后,徐有貞問道:“于太保,可行否。”
“可行。”
“可官吏若是不用心怎么辦。”
“撤職輪換。”
”但大明太大了,兩京十三省的官吏太多了,查也無處可查。”
“抽查之。”
“可即便抽查,亦有濫竽充數,鋌而走險者啊。”
于謙聽完徐有貞的話后,停下了腳步,而后看向徐有貞說道:“那就要看朝堂上的眾人如何集思廣益了,徐都御史,你頭腦靈活,今夜好好的想一想。”
徐有貞看著于謙一本正經的對自己說話。
雖然知道于謙對他的感官有了些許的變化,但他還是有些不適應。
“是,于太保。”徐有貞低下頭去恭敬的說道。
“我他媽為什么跟他低頭,我的職責不是懟他嗎?”或許徐有貞也被感染了。
一旁的李賢忽然笑了笑:“世上的道理,都是由前人所定,規矩亦是如此,若是我等能夠探尋一條為生民造福之路,我等才不枉白活一次啊。”
徐有貞看著李賢。
啥時候自己融入了他們。
自己不應該是叫門三人組里面的核心成員嗎,怎么會跑到治國三人組來,走錯劇本了……
三人的背影漸漸消失在了黑幕之中。
道德經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慈愛之心,節儉之為,于謙都有之,而不敢為天下先,不是字面意思的那般狹隘,而是想讓人永遠保持這一顆謙遜的心,于謙亦是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