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9-EP1:铁幕(14)-《CNC苍蓝暮光》


    第(3/3)页

    就在2月7日夜间,当围剿beta的紧急战斗还未结束时,nato联军指挥机关就此次危机召开了紧急会议。一部分将领在会议上坚称,这次意外所引发的损失本来是能够控制到最小程度的。即便beta的行动本身出乎意料,但nato联军各部门在欧洲战事开始之后就保持着对beta的长期监视,不正常的地震波也早在beta跨越防线之前就被监测到了,而联军的作战计划预案里甚至早就考虑到了能构造出深植地下的巢穴的beta以同样的手段在地下前进的可能性。

    ……种种精妙的构想全都没有派上用场。

    肯定有人需要为此承担责任。那么,该负责的是谁呢?不会是夙兴夜寐的将军们,他们为了将beta驱逐出去已经拼尽全力,那些本来可以留在合众国安享幸福生活却偏要远涉重洋来到地狱前线的指挥官们更是如此;不会是那些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们,他们所要探索的乃是人类的未知领域,有失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况且如果要因此而问责他们,那就不会再有人能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了……就连只负责看守仪器的值班人员也不该为此负责,他们至少没有一知半解地擅自把房间断电或是将某些看起来多余的东西收走,仅从这一点上而言他们已经立下了大功。

    “……是啊,谁应该为此而负责呢?”坐在实验室里的岛田真司望着眼前的光线级beta标本,陷入了思考之中。

    事实证明beta建造新巢穴的顺序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问题,它和人类丧师失地的进度脱不了关系。于是,在经过了谨慎的推算后,舒勒找到了岛田真司并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推测beta建造巢穴的顺序是没什么意义的,有意义的是人类目前在哪一个方向的溃败更有可能让beta在此地区建设起新的巢穴。

    至于反攻则是完全不敢设想的事情。

    “……去年6月的时候,beta向匈牙利发动过大举进攻,是吧?”岛田真司仍在核对1983年的数据,他找来了多名研究人员按照他的模型来计算,“倒是难为他们了。”

    “去年流传得最广的传言就是beta对东德的大规模进攻是建造巢穴的前兆。”一个有着白人面孔的研究人员抱着一摞印有各种数据的纸张路过岛田真司,随口提起了自己印象中的消息,“不然nato联军可能不会花那么多力气去支援东德……嘿,结果beta到现在也没有建造新巢穴的迹象。”

    “beta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岛田真司觉得有些头疼,他恨不得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当做一小时来用,但加倍努力工作也不会让他所拥有的时间比其他人更多一些。“把去年6月的数据给我……不对,你们先自己算,要是和已有结论不冲突就忽略掉它。”

    热火朝天的房间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偷偷溜进来的光头瑞士学者,他走到岛田真司的办公桌旁看了几眼,一言不发地离开了,没有打扰任何人。岛田真司甚至没有意识到那人来过,但他们之间并不需要多余的话语来表明彼此的志向。纵使理想中的未来世界有着天壤之别,保住眼前这个让他们都有些不满但仍然可接受的世界却是他们的共识。没有了现在,未来也无从谈起。

    他们的安全都是在外奋战的战士们给予的。在2月8日的这场beta狩猎活动之中,自始至终沉默寡言又没遭遇什么意外的约书亚·米切尔成了最后的赢家。c小队在出发之后没有忙于投入预定区域或是胡乱地到处搜索其他beta,他们将起初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和附近的nato联军地面部队联络。不仅如此,米切尔还保持着和提奥多尔的联系,并告诫对方即便会受到干扰也应该多接收来自地面友军的通讯。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和别人比赛杀多少只beta,是保证人和装备都完好无损。”米切尔用平淡的语言压制着战友们冲锋陷阵的念头,“哪怕让别人抢了先也无所谓,安全是第一位的。”

    这种谨慎的态度竟然奇迹般地让他和他的小队成为了斩获最多战果的队伍,然而本日的冠军甚至没有举办或接受任何庆祝活动就回去休息了,他对自己的战果唯一的反应是顺便得知帕克所遭受的损失后将对方训斥了一番。

    看来帕克注定要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了,和他一同失眠的还有提奥多尔。只要闭上眼睛,来自东德的驾驶员眼前就会浮现出beta追逐着沿公路逃跑的平民的一幕。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见到类似的事情了,但每次看到这一切在眼前发生时他都无法说服自己保持淡定。

    麦克尼尔也失眠了,不过却是因为好消息:

    “我们终于找到愿意合作的工厂了。”卡萨德的电话直到半夜才打来,“……别抱太大希望,他们也挺想逃跑。”

    tb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