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以退为进-《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3)页

    虽然李琩现在有收人之心,但是他并不能直接任用谁,只能先打铺垫。

    而且,高适现在的具体政治军事才能如何,他也不清楚,引荐给王忠嗣看看,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得到李琩引荐,王忠嗣立马重视起来,道:“先生,先容我歇一歇。”

    王忠嗣歇了好一会儿,才和高适攀谈。

    两人聊了一阵,似乎颇为投缘。

    之后王忠嗣去主持还田之事,高适也趁此机会,跟着帮衬。

    还了田,王忠嗣又提审了吴司仓,最后把结果报给刑部。

    刑部复核之后,呈给李隆基。

    李隆基看到奏章,大怒,当即宣布将一干人等罢官,全部押回京城。

    之后,李隆基让人设宴,然后召来张九龄和裴耀卿。

    三人入座。

    李隆基道:“朕与张卿相识已有二十余年了吧?”

    张九龄回道:“回圣人,神龙三年,臣赴京应吏部试,才堪经邦科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圣人于东宫举文学士,臣有幸名列前茅,圣人授臣左拾遗,如此算来,是二十余年。”

    “日子获得真快啊!”李隆基叹息一声,转对裴耀卿道:“景云元年,裴卿被授为国子监主簿,开元元年,朕亲任裴耀为长安令,算起来,朕与裴卿也相识二十年有余。”

    裴耀卿听了,颇为感动,道:“圣人日理万机,却还能记得臣这些琐事,臣倍感荣幸。”

    李隆基点点头,道:“朕也是个怀旧的人,近来这段时日,朕常想起贤相姚崇,想起朕亲政之初,姚崇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

    李隆基这话说得云淡风轻,但张九龄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

    因为姚崇和张九龄政见不合。

    甚至后来,张九龄因为“封章直言,不协时宰”,和姚崇嫌隙加深,张九龄辞官归故。

    不仅如此,李隆基还提到了整顿吏治。
    第(1/3)页